9月26日,秋陽高照,和碩縣乃仁克爾鄉烏勒澤特村葡萄種植基地,一片靜寂。
不久前,這里收獲的釀酒葡萄一車車地運進了新疆瑞峰葡萄酒莊有限責任公司釀酒車間,給葡萄種植戶帶來或多或少的收入,也帶來了或多或少的驚喜和希望。
談到那次交售經歷,村民巴特爾依然喜上眉梢:“雖然畝產只有47公斤,但是葡萄賣到了每公斤10塊錢,我家種了20畝,有近萬元的收入,老婆孩子都高興壞了。”
按理說,葡萄的掛果期要三四年,盛果期則要六七年。和前兩年只投入沒收益相比,第三年就有近萬噸的產量,這的確已經足夠巴特爾一家高興好一陣子的。
很快,乃仁克爾鄉烏勒澤特村交售釀酒葡萄的消息就傳開了,塔哈其鄉、曲惠鄉的葡萄種植戶似乎炸開了鍋,他們紛紛趕來,圍觀“葡萄換鈔票”的場面。想到別人的今天就是自己的明天,這讓葡萄種植戶增添了不少信心。
與此同時,烏勒澤特村的葡萄種植戶也雀躍不已——乃仁克爾鄉副鄉長才登巴說:“如果管理到位,明年產量能達到畝產500公斤,到時候,你們就偷偷笑吧!”
昔日的戈壁荒灘,如今已成葡萄王國。和碩縣做大做強葡萄產業,給渴望增收致富、早日過上小康生活的農牧民帶來了難得的機遇,“富民之夢”正在慢慢實現。
給農民找來一個錢袋子
2007年,和碩縣的農業產業結構還較為單一,棉花作為種植業支柱產業,隨著化肥、農用地膜價格上漲或棉花收購價格降低,對農村經濟和農民增收帶來不利影響。正是如此,農民增收的穩定機制沒有形成,農產品內部結構調整的潛力和空間還有待挖掘。
與此同時,和碩縣有新疆芳香植物科技開發股份有限公司、和碩冠龍果汁釀造有限公司和新疆瑞峰葡萄酒莊有限責任公司等三家釀酒企業,卻因原料需求而四處求購。
和碩縣委書記李育森經過調研發現,發展葡萄產業能有效緩解農民增收緩慢局面——釀酒葡萄在盛果期,畝均單產可達到1000公斤以上,收益在4500元左右,比種植小麥、玉米、棉花等作物的增收優勢更明顯。釀酒葡萄可以與旅游、農家樂相結合,發展旅游業的潛力大。釀酒葡萄渣作為優質牲畜飼料,為大力發展農區畜牧業提供了飼料保障。
來源:天山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