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林科院等單位歷經3年努力,從良種繁育到豐產栽培再到精深加工,制定13項標準,帶領油茶生產邁進標準化時代。10月13日,國家林業局科技司組織專家來到長沙,對唯一的國家級油茶標準化示范區項目進行考核,一致同意通過考核,并建議進一步加大示范帶動作用,擴大標準化生產規模,推動油茶產業快速健康發展。
油茶是我國所特有的,與油橄欖、油棕和椰子并稱為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樹種資源,具有不與人口爭糧,不與糧棉爭地,一年種植、多年受益的優勢。大力發展油茶,對于推進山區綜合開發、維護國家糧油安全、促進農民增收、改善人們健康狀況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但油茶生產大多沿襲粗放經營模式,經營觀念相對滯后,影響了這一綠色產業取得經濟、社會和生態的最佳效益。2009年,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正式批復“湖南國家級油茶標準化示范區”立項,由省林科院、瀏陽市政府等共同實施。
3年來,項目組將最優良的油茶新品種和最先進的配套生產和管理技術等組裝應用于標準化生產,及時將油茶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做到有標準可用,按標準實施,依標準驗收。共新制修訂13項油茶標準,涵蓋油茶生產的關鍵技術環節,并制定了油茶標準體系框架圖。在新標準的指引下,項目組在瀏陽建立油茶標準化示范基地12848畝,在平江縣、湘潭縣、常寧市等地輻射帶動175萬畝;同時建立了油茶冷榨工藝生產線和茶粕多抗有機肥生產線,開發出天然高級美容護膚品精油等系列新產品。累計舉辦標準化培訓班近40期,培訓技術骨干3千多人次,輻射帶動示范2萬戶。
10月13日,國家林業局科技司還在長沙組織召開了全國油茶標準化示范區建設現場交流會,來自14個省區的代表考察了我省的國家級油茶標準化示范區,進行了經驗交流。據悉,油茶標準化生產將在全國興起一輪熱潮。
來源:第一茶葉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