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果品產業規模的不斷擴大,推進產業化經營,實現果品多次加工增值是煙臺生態果業發展的必由之路。果品產業發展是“金秋果香——全國名博齊魯行”采風活動關注的焦點問題之一。
近年來,煙臺積極整合各類扶持政策和資金,加大培植成長性好、帶動果農增收致富能力強的龍頭企業,大力興辦貯藏保鮮現代流通企業,有效實現了水果的保鮮增值,形成了以煙臺北方安德利果汁、蓬萊鑫園工貿、龍口廣源果蔬等為主體的蘋果加工、儲藏龍頭企業。
目前,煙臺全市共有各類果品貯藏企業1088家,貯藏保鮮能力260萬噸,其中氣調庫148座,庫容量46.3萬噸;洗果打蠟生產線582條,年加工能力240萬噸;果汁加工生產線31條,年加工能力1050萬噸;罐頭加工廠21個,年加工能力13.6萬噸;果脯、脆片等加工企業28個,年加工能力6.1萬噸。實現水果年出口60萬噸,出口地區由東南亞、俄羅斯逐步擴展到南亞、中東、澳大利亞、歐盟,出口區域涉及到60多個國家和地區。
此外,煙臺還培植起了一大批有優勢、有規模、有創新能力的科研機構,形成了以市農科院、中國農業大學煙臺研究院、北方安德利等科研單位、院校、龍頭企業研發機構為主體的蘋果科技創新體系。而且,煙臺還建有農業部果品和苗木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農業部山東煙臺蘋果育種中心、農業部蘋果無病毒苗木繁育基地、國家蘋果產業技術體系煙臺綜合試驗站,山東省果汁加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山東省果蔬采后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煙臺市蘋果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科研機構。
這使得煙臺在蘋果良種引進、培育、繁育、優質豐產栽培技術、果品精深加工等領域處于全國的領先地位,先后自主研究和引進國外優良品種400多個,其中大面積推廣20多個,選育出的煙富、煙嘎等系列蘋果品種,成為國內蘋果產區重點推廣的優良品種;自主研發的“高倍天然蘋果香精提取技術”、“蘋果清汁二次沉淀消除技術”等蘋果加工技術處于世界先進水平。近期,煙臺開展的蘋果連作障礙技術、大櫻桃防霜防裂果、鮮食葡萄冷藏技術等研究取得初步進展,有望取得突破。
強化產業服務,暢通果品物流信息。支持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組織等直接向城市超市、社區市場配送果品,到大中城市建立銷售網絡,鼓勵“農超對接”農產品營銷模式,減少流通環節。目前,全市已有300家合作社與家樂福、沃爾瑪等20家國內知名超市協議銷售“煙臺蘋果”,協議銷售量50余萬噸。健全社會化服務體系,讓果業產業呈現持續健康發展良好態勢。(魏琪)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