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要聞:
1、德國財長稱希臘不會債務違約 德國財長朔伊布勒當地時間14日表示,他認為希臘不會出現債務違約的問題。與此同時,他還警告稱如果希臘退出歐元區,不僅是歐元區將面臨分裂的危險,希臘本國也將遭受威脅。
2、美國財政部宣布推遲發布匯率報告 美國財政部12日發布聲明說,半年度的針對主要貿易對象的《國際經濟和匯率政策報告》將推遲發布。據新華社昨日報道,美國財政部在當天的聲明中說,推遲發布下半年匯率報告是為了在下個月二十國集團財政部長和央行行長會議后評估成果。
1、9月經濟數據今日公布,四季度降息預期升溫 今日,國家統計局將公布今年9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簡稱cpi)、工業生產者價格指數兩項經濟數據。此前,多家機構對cpi漲幅的預測分歧加大,預測數據分布在1.8%至3%之間。但總體來看,9月份cpi同比漲幅重回“1時代”的可能性增大,多數專家認為,年內物價并不會出現大幅反彈,通脹如果可控,不能排除在今年四季度和明年一季度降息的可能。
2、imf增資規模升至4610億美元,中國正式簽署協議 imf總裁拉加德在對記者確認,在本次imf-世行秋季年會期間,中國已經就今年6月承諾的430億美元增資與imf簽訂正式協議,成為第一批與imf簽訂增資協議的成員國之一。
3、央行副行長易綱稱人民幣國際化應由市場驅動 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易綱14日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世行東京年會一場論壇上表示,人民幣國際化應由市場驅動,央行不會主動去推動。易綱當天在年會重點論壇“佩爾·雅各布森講座”上介紹了中國貨幣政策和金融改革的情況。他在回答提問中表示,人民幣國際化應由市場機制驅動,央行沒有相關時間表。
4、央行副行長易綱稱人民幣國際化應由市場驅動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易綱14日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世行東京年會一場論壇上表示,人民幣國際化應由市場驅動,央行不會主動去推動。(本網編輯)
來源:中國糧油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