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保衛戰,是一場綠色持久戰。就拿西蘭花來說吧,一棵西蘭花,從選種、育苗、采收,再到流通領域,最后進入市民的菜籃子,每一個流程,都要歷經至少一次的綠色戰役。
上盤鎮被譽為“中國西蘭花之鄉”,“全國冬春西蘭花生產中心”,且看那里的農民是如何打好這場保衛戰,又是如何努力做到“農殘零檢出”的。
穴盤育苗:綠色食品從芽抓起
9月中旬,是西蘭花移栽定植的日子。
在臨海上盤鎮,種植戶郭成根正在自家的西蘭花園區里,將一株株西蘭花幼苗,從穴盤里拿出,放到籮筐里,這些幼苗將被移到大棚里種。郭成根那45畝大棚育苗,都離不開一個個黑色穴盤。
黑色的穴盤,像極了我們日常制冰時使用的制冰盒。不同的是,從穴盤里出來的并非一顆顆冰塊,而是一株株綠色西蘭花幼苗。一盒穴盤,72個穴,每個穴播下一粒種子,其出苗率在93%左右,而成苗率在90%左右。
“用穴盤育苗,一畝地只要兩包種子,而普通的農田種植,則需要三包種子。更何況,穴盤育苗的成活率高、抗澇能力更強。”
郭成根說,西蘭花很嬌貴,尤其在種子種下去后的36個小時內。2008年的一天,為了提高種子的發芽率,郭成根和臨海市農業局經濟作物站的蘇英京,早上4點多鐘爬起來,蹲在田頭,等著種子發芽。“因為我們經驗不足,開始一遇暴雨,幼苗就爛根,成活率并不高。”
后來,他們引進了穴盤育苗。如今,郭成根培育幼苗時用的基質,都是從大興安嶺拉過來的,運到杭州后經過發酵再運到農場。“發酵過的基質,沒有病菌,能防菌。”
統一用藥:生產過程嚴密監控
選擇抗病品種的種子,再配上穴盤育苗方式,一定程度上,都能讓西蘭花免遭更多蟲病的騷擾。
如今,上盤鎮的西蘭花,一直在追求“農殘零檢出”。
為了這個“零”,蘇英京說,上盤種植戶盡量從源頭上控制管理西蘭花的農藥施用情況。“不用農藥、少用農藥,還有就是施用指定的農藥。”一直以來,上盤的西蘭花,都是按照全世界最高標準的日本《肯定列表》,來要求自己。
蘇英京口中的從源頭控制,深入了解后,記者才有了更深的體會。
來源:中國臺州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