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起,蟹腳癢。九月,正是青蟹收獲的季節,也是水產養殖戶們較為忙碌的一段時間。近日,記者來到寧波寧海越溪鄉紅旗塘,碰到了養殖戶吳志掌,他正忙著與飼料公司的人清算今年上半年的賬單,妻子顧亞君則在旁邊清理蟹籠。
“今年受強臺風‘海葵’影響,青蟹產量受到了沖擊,但價格卻較去年有所上漲。”吳志掌告訴記者,中秋節前后,青蟹收購價更是從原先的40多元/斤漲到了60元/斤,今年養殖塘單青蟹就能增加5萬多元的收入。除此之外,塘里還混養著南美白對蝦、小白蝦等水產品,按照畝產1萬元估算,吳志掌家42畝的養殖塘年產值能達到40萬元左右。“收入比以前高了,日子也越過越紅火了。”妻子顧亞君表示對現在的生活很知足。
閑聊中,記者了解到,吳志掌夫婦是越溪鄉下對自然村人,2001年前,在當地開了一家鋁合金門窗加工店。“做生意資金回籠時間太長。”正是這個原因,實干型的吳志掌決定“靠海吃海”,在2001年年底著手租塘養殖南美白對蝦,成了第一批吃“螃蟹”的人。隨后,經過不斷摸索,從半路出家到養殖能手,吳志掌走的時間并不長。“今年,他還被評為寧海縣第一批重點養殖示范戶。”同行的鄉干部陳世祥對記者說,別看吳志掌平時不善言語,但只要一說到養殖技術,他就會像變了個人似的。
“老吳還是個熱心人。”聽到我們的談話,已算好賬的飼料公司工作人員也加入了進來,他說,剛才清算的飼料錢不是吳志掌一家的,而是周邊16戶養殖戶的。“每年,老吳都會幫他們統一訂購。”據了解,每到清塘、養殖、收成等關鍵時期,老吳就成了“香饃饃”,天天被周邊養殖戶拉著走。“‘海葵’過后,為了幫其他養殖戶盡量挽回損失,他連吃飯的時間都貢獻了。”旁邊的一個養殖戶如是說。
來源:寧波新聞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