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季大豆收獲的結束,國內新大豆開始上市,價格仍居高不下。面對國內供需雙方持續僵持格局,美國大豆正以持續下跌的姿態,吸引國內進口商加快采購美國大豆的步伐。
目前,國內大豆收購活動主要集中在大豆加工企業方面。“目前觀望者居多,多數豆農惜售心理較重,對目前大豆收購價格并不認,可大豆出手很少。但是,由于近期豆粕價格下降,多數收購企業再次調低收購價格,雙方對于大豆價格判斷分歧很大。”黑龍江佳木斯一家大豆加工企業負責人介紹說。
由于今年黑龍江大豆總量低于歷年,大豆資源持續減少導致大豆價格普遍較高。據調查監測的情況,截至10月14日中部哈爾濱、綏化地區大豆開秤大豆收購價格每斤2.35元~2.40元,水分15%~17%,高于去年同期0.20元~0.25元;北部嫩江,黑河、北安大豆開秤收購價格2.30元~2.35元,水分15%~16%,高于去年同期0.15元~0.20元;東部佳木斯、寶泉嶺、雞西大豆開秤收購價格2.30元~2.35元,水分15%~16%,高于去年同期0.15元~0.20元。
與國內僵持局面相比,國際大豆價格9月份以后卻出現持續下滑,目前已下滑到1500美分/蒲式耳附近,導致近期投放的國家臨儲大豆價格優勢消失。而美國大豆1500美分/蒲式耳的價格將吸引國內廠商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加大購買力度,市場預計之后的幾個月我國大豆到港量將保持在正常水平以上,預計12月到港量為450萬噸~480萬噸,明年1月到港量在450萬噸左右。
根據國家糧油信息中心的最新監測數據顯示,近期我國裝運美國大豆進度明顯加快,從目前的裝運進度及船期統計來看,10月及11月我國進口大豆到港量將明顯高于此前預估,預計10月我國大豆到港量為330萬噸~350萬噸,高于此前預計的300萬噸,11月到港量將在520萬噸左右,遠高于此前預估的350萬噸。目前我國11船期(12月到貨)的進口大豆還有四分之一尚未購買,12月船期的購買量也僅一半左右。
來源:魏書光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