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炒貨太貴了,真是買不下手。”市民沈女士想買點山核桃嘗嘗鮮,看到價格以后直呼“太貴”。記者走訪柯橋城區的幾家炒貨店發現,與去年同期相比,炒貨價格出現大幅度上漲。
在柯橋港越路的王氏炒貨店,柜臺里整整齊齊擺放著10多種散裝和包裝好的花生、瓜子、松子等。等著買糖炒栗子的顧客排起了長隊,店主王師傅正忙著把剛炒好的栗子搬出來。他告訴記者,每年10月開始,炒貨生意逐漸興隆,到春節前后生意達到高峰。“但是今年的炒貨進價高了,估計生意難做。”王師傅說。
看了價格牌后,記者發現,板栗零售價是19.8元/斤,而去年的價格則是15.8元/斤。“同樣是買10元錢,今年你可能就少吃幾顆了。”王師傅解釋,零售價高主要是因為栗子的進價高了。今年北方部分種栗地區天氣出現異常,影響了栗子產量,導致栗子一上市就供不應求。盡管價格上漲了,但是糖炒栗子還是秋冬季最受歡迎的炒貨之一。從9月上市,王氏炒貨店每天賣出100多斤的糖炒栗子。
相對于板栗的漲價,香榧等堅果的漲價幅度更大。“去年170元左右一斤的香榧,今年要賣到280元了。”王師傅說,往年,他都把剛上市的香榧放在最醒目的位置,今年,他把香榧放在了柜子里,只有顧客問,才會拿出來。“我賣炒貨十幾年了,看著香榧從19元一斤賣到200多元一斤,像今年280元一斤是最貴的了。”王師傅感嘆道。
記者在柯橋好幾家炒貨店都沒有發現香榧的身影,鑒湖路和笛揚路交叉路口一家炒貨店的店主告訴記者,因為害怕香榧太貴沒人買,今年連貨都沒進。
據了解,除了天氣異常導致炒貨原料價格上漲外,農產品種植面積減少、人工成本增加等原因,也是造成炒貨原料進價上漲的主要推手。
來源:中國柯橋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