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南京豬肉鉛超標率38.46%”的驚悚新聞,在微博和網絡上瘋傳。少數知名博主還發表措辭強烈的評論:“鉛超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鉛在食物鏈上傳遞,人吃多了會變得兇狠又愚蠢,我們再也不敢吃豬肉了!”偌大的南京市場,難道超過三分之一的豬肉已被重金屬污染?
疑問一:“豬肉鉛超標”為何此時出籠?
[調查]南農大教授去年發表的論文,昨天才被某知名博主發現并寫進微博,引起圍觀
去年10月,南京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周巖民教授和他的兩位研究生吳萍、祝溢鍇,在遼寧《養豬》雜志第5期(雙月刊)發表署名論文《南京和濰坊豬肉中重金屬及部分微量元素含量調查》。之后,相繼被幾家學術網站轉載。
說來也巧,前天,遠在美國、擁有25萬粉絲的新浪“大v”“環保董良杰”,不知咋的就瀏覽到這篇論文。“我每天至少看十篇環境污染學術論文,特別關注重金屬污染。當然大部分是英文論文,這是我的工作。”北京時間昨晚7點,“環保董良杰”通過私信接受本報記者采訪。
“今早(北京時間),我根據論文內容,寫了一條"南京豬肉鉛超標率38.46%"的微博。因為有根有據,粉絲們迅速轉發和評論。出乎南京人意料吧?”他問。
其實,更出人意料的是,這篇3000字論文發表時“動靜”不大,卻在1年后因140個字微博,從海外到國內,發酵成不大不小的“網絡事件”。
疑問二:“鉛超標38.46%”如何算出?
[調查]國家豬肉質量有“常規無公害”和“高品質綠色”高低兩個標準。論文參數就“高”未就“低”,卻未加說明
去年7月25日-30日,論文作者按照國家《肉與肉制品取樣方法gb/t969519-1988》,先后在南京13個超市、農貿市場,隨機抽取13份豬的腿肌樣本。之后,又去山東濰坊市隨機抽取8份腿肌樣本。
兩地樣本一同進行豬肉中重金屬(砷、鉛、汞、鎘、銅)及部分礦物質微量元素(鐵、錳、鋅)的檢測。
來源:新華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