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和一個朋友合伙在市中區鳳鳴鄉王板橋村租地50畝,投資10多萬元種植果蔗新品種甜城18號,每畝產量達5噸以上,畝產值近1萬元,畝純收入近5000元。今年,我們進一步擴大規模,3人合伙投資100多萬元,在市中區全安鎮余壩村租地200多畝。根據目前長勢,預計每畝產量在6噸以上,畝純收入在5000元以上。”10月18日,市中區全安鎮灣橋村11組村民嚴珊告訴記者。
為調整產業結構,助農增收致富,重塑“甜城”城市品牌,我市以發展果蔗產業為突破口,大力開展果蔗新品種與產業技術配套示范,今年在市中區凌家、永安、全安等鄉鎮建立示范基地800畝,集中成片種植果蔗新品種。目前,全市果蔗示范基地面積達3000畝,預計平均畝產在6噸以上,按市場最低批發價估算,畝產值可達1萬元以上。
為增大果蔗產業發展后勁,今年我市在示范品種的多樣化上下功夫,除搞好甜城18號示范外,還根據市場需要和科技成果優勢,增加了優質果蔗新品種內江2004-70、內江2007-13的示范。經連年多點示范,目前全市形成了具有一定規模的果蔗種植專業合作社5個,推廣果蔗新品種1萬畝以上,每畝平均增收3000~4000元。
來源:川北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