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法商販為了賺取高利潤,竟將豬肉處理后當做牛肉在市場上出售,昨日,花溪清溪工商分局根據投訴,告知轄區市場上的所有肉類經營戶,一旦再出現“掛牛頭賣豬肉”這種欺騙消費者的銷售行為,工商部門不僅會立即責令其停止銷售,還將處以10倍以下的罰款。
10月22日,家住紅陽廠的退休老職工黃先生,準備與老伴一起做鹵牛肉,便來到當地的市場上,花100元購買了4斤牛肉,然而當黃先生的老伴切“牛肉”時卻發現,所謂的“牛肉”根本沒有牛肉味,于是找來鄰居鑒別,大家都肯定地說是“豬肉”,二老百思不解:明明購買的是牛肉,怎么會變成豬肉了呢?只得又拿著“牛肉”到市場上找經銷商,但商家早已消失得無影無蹤,無奈之下,二老才想起到工商部門投訴。
花溪清溪工商分局接到投訴后,馬上對“牛肉”進行鑒定,確認的確是豬肉,銷售牛肉的經營戶存在欺騙行為,昨日一早,執法人員針對投訴問題來到了轄區市場上,告知所有肉類經營戶要“信譽第一、顧客至上”,不要賺昧心錢,一旦再次出現類似“掛牛頭賣豬肉”這種欺騙消費者的經營行為,將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相關要求,對商家作出停業整頓處理,同時還將對其處以10倍罰款。
目前,此事已被立案調查。
來源:貴州都市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