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生姜到了收獲季節。走訪發現,2010年生姜曾因價格暴漲被網友戲稱為“姜你軍”,而今年收購價跌破1元,姜農忙活6個月賺不到600塊。生姜價格生低,主要是市場生姜供給過剩。專家建議,政府應建立信息發布平臺,大力發展訂單農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
姜農:種一畝姜,半年才掙570元
21日,在岱岳區范鎮唐北村,村民王娟與其他幾位村民一塊刨姜。“今年一斤鮮姜才6毛錢,連本都收不回。”王娟說,她的一畝姜從4月份就種在地里,每7天澆一遍水,一次花7塊錢,到10月份生姜收獲,光澆水就花了210塊錢。生姜長起來,她還買了400塊錢雞糞,1050塊錢的有機肥料。此外還有120塊錢的調溝和封溝費,300塊錢的人工費,350塊錢的姜種,算下來一畝生姜的成本總共2430元。
“去年大姜貴賤沒人要,今年一畝地全部種的小姜,小姜產量抵不上大姜,一畝地最多能產5000斤。”王娟說,大姜個大,產量高,但是口感不好,小姜雖然產量低,但是口感好,收購價也高。現在生姜收購價已經跌至六七毛錢,除去成本,忙活了六個月的王娟只能賺570元。
王娟說,她種植生姜已有10年時間,每年都種一畝。最貴時每斤能達到六七塊錢。但是從去年開始,生姜價格就一路在跌,現在每斤只有五六毛錢。“種姜真不賺錢,但是地里不種姜又不知道種什么。”王娟說,一年年持續種姜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害怕哪一年姜貴了,買不起姜種。“每年姜窖里都會留下姜種,要不是年年種,自己還得花錢重新買姜種。”王娟說,從地里把姜刨出來,她會先放到姜窖里留一留,待到陽歷年前后再賣。“那時候得貴點。”王娟說。
中間商:一斤掙三毛錢也不好賣
岱岳區民樂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馬傳防每天都往泰城各大超市送菜,他說2010年時,每斤姜能掙一塊多,今年一斤掙三毛也不好賣。
來源:齊魯晚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