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豬食、喂豬、趕羊、放牛,這是傳統畜牧業留給我們的典型印象。然而,筆者近日在“微軟助力中小企業新技術分享會”上了解到,如今最新潮的農民已經手持智能手機,或只需守在一臺電腦旁邊,“穿越云端”來養豬了。用科技創新的力量幫助傳統養殖業向綠色生態農業發展。
“云端”養豬不用看管。“這只豬已經有24小時沒吃東西了,快去看看它吧!”家住廣西山區的農民王大有在自己的智能手機上收到了一條短信,就去豬場看豬。誰知找到這只豬時,它正蜷縮在樹下呼呼睡大覺呢,原來是讓主人了解自己行蹤的rfid耳標被另一只豬咬掉了。王大有幫豬輕松安好耳標,放心地回家了。
據了解,通過“云物聯”技術,農民散養“壯鄉黑豬”找到了一條很好的路徑。這一系統給每頭豬的耳朵上都戴了一個rfid超高頻標簽,能夠實現遠距離的數據操作。給豬的食槽修一個入口,就像超市的入口一樣,在入口處放一個感應器,豬一走過路口的就能感應到,這樣系統就能監控到豬是否正常進食了。這些信息通過近距離組網后再經由3g網絡發回到私有云數據中心,這個系統給每頭豬都建立了詳細的“檔案”,養殖戶每天需要做什么事情,這里都有提示。
這種開放性的架構能讓養殖公司和養殖戶通過包括電腦、平板、智能手機在內的多種移動設備終端接入到云服務平臺中,用他們最熟悉的方式進行信息的傳遞與分析。
來源:中國畜牧獸醫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