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科技廳、農業廳、林業廳在杭州聯合召開了茶產業和竹產業成果轉化工程實施啟動會,來自技術依托單位(有關高校和科研院所)負責人及重點轉化項目負責人和30個重點實施縣(市、區)政府分管領導、科技局、農業局或林業局局長共200余人參加了此次會議。
為實現轉型升級目標,全面提升浙江茶產業和竹產業兩大傳統優勢產業的國內外競爭力,浙江省整合了全省12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力量,將在2012-2015年,集成示范、轉化應用29個新品種和79項先進的、急需的或適用的成果,組織實施“十縣五十萬畝茶產業升級轉化工程”和“十縣百萬畝竹產業效益提升工程”,總投資3.2億元,省專項資金補助4000萬元,其中茶產業2400萬元,部門和地方財政配套6500萬元以上。
浙江多山,七成面積被山林覆蓋,在山區、半山區,茶葉已經成為浙江農民的主要經濟來源。浙江90個縣、市、區中,竟有72個出產茶葉,茶農達170萬戶,專門賣茶的市場有131家,6000家企業專事茶葉加工。浙江以全國排位第五的茶園面積,創造了全國第一的茶葉產值。出口茶優勢明顯,出口量和賺回的外匯量都是全國第一,并且占全國的一半以上,這一數據印證著浙江名茶之多。同時,浙江還是速溶茶和茶飲料這兩樣新式茶產品的最大產區,產量占全國一半。
浙江省副省長王建滿說,浙江的夏茶和秋茶利用率很低,且只有10%的茶葉被精深加工。近些年,全國種茶熱情高漲,每年茶葉產量增長高達10萬噸,這給浙江精加工茶葉提供了良機。
預計三年后,浙江出產的茶葉72%將是優良品種,重點示范縣茶園的農藥使用量要減三成,茶葉科技將在松陽縣、諸暨市等19個縣(市、區)推廣。
來源:第一茶葉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