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新鄭是中國棗樹發源地之一,紅棗文化源遠流長,其種棗歷史最早可追溯到8000年前的裴李崗文化時期。1999年,新鄭被國家林業局命名為“中國紅棗之鄉”。紅棗產業已成為新鄭重要的特色支柱產業之一。為弘揚新鄭紅棗文化、提高新鄭紅棗產業知名度、促進棗鄉人民增收致富,從1998年起,新鄭市連續15年舉辦“中華棗鄉風情游”活動,打響了新鄭紅棗旅游品牌,取得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中華棗鄉風情對相關產業有哪些帶動作用?如何利用旅游節慶品牌助推相關產業發展?針對以上問題,筆者進行了如下深入思考。
相輔相成融合發展。中華棗鄉風情游連續多年成功舉辦,對新鄭紅棗產業發展起到巨大拉動作用。一是促進了一批紅棗品牌的培育。截至2011年,新鄭已有紅棗深加工企業100余家,從業人員5300余人,年產值35億元。目前,新鄭已初步成為全國棗產品加工集散地和技術孵化中心。二是促進了紅棗研發體系的建設。目前,新鄭成立了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省級紅棗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中國首個紅棗大學,開發出大棗產品12個系列230多個品種,打造中國馳名商標2件,中國名牌農產品1件,起草制訂國家標準1項,獲得相關專利170余件,以棗片、棗博士、紅棗酪等為代表的紅棗加工產品暢銷全國各地和東南亞地區。三是促進了農民收入提高。目前,新鄭市在新疆地區從事大棗種植和銷售的人員多達6萬余人,每年銷售總額達10億多元。同時棗鄉游還促進了農家樂發展,新鄭紅棗產區共有30家“農家樂”,今年中華棗鄉風情游期間,“農家樂”接待游客1.8萬人次,實現經營收入數百萬元。
助推新鄭旅游提速。中華棗鄉風情游的成功舉辦,不僅為棗鄉人民帶來了實惠,也為新鄭旅游業的快速發展創造了良好平臺。
一是打響新鄭文化旅游品牌。作為中國紅棗之鄉,新鄭近年一直在探索發展紅棗文化旅游之路,連續舉辦多年的中華棗鄉風情游,幫助新鄭成功打造了靚麗旅游品牌紅棗文化旅游。從紅棗文化研究院成立到紅棗大學揭牌,從政府主辦、企業參與到政府指導、企業主辦,從省內知名活動到國內著名品牌的華麗轉身,為新鄭文化旅游產業的騰飛奠定了堅實基礎。
來源:作者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