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翠的松林下,一群群烏黑發亮的黑鳳烏雞悠游自在,有的在尋找蟲子,有的在暢飲山泉,有的在追逐打鬧,有的在安靜休憩。這一幅“林下生態養雞圖”,就是重慶市銅梁縣虎峰鎮李大惠的養雞場。
上?!叭〗洝狈掂l農民工成“雞司令”
家住重慶市銅梁縣虎峰鎮的李大惠,今年43歲。以前,她也像當地其他農民一樣在外打工,但她始終覺得自己的根在農村,在外打工并不是長久之計。因此,在打工之余,她和丈夫葉天華一直在關注農村致富的信息,討論回鄉創業的計劃。
2008年,在上海打工的李大惠夫妻偶然得知一家大型養殖場的無公害鮮雞蛋在市場上銷路非常好,長期供不應求。夫妻倆就動了心思,決定去那兒學習養雞的經驗。
“在無公害烏雞養殖場,我們一邊工作,一邊學習育雛、飼養、防疫等技術。我們像學生一樣勤學好問,除了打聽雞苗價格、開辟場地的投入,學習黃粉蟲的飼養方法,還記下了各種防疫藥品的名稱、用途。”李大惠說。
2009年春節,李大惠夫婦回到老家虎峰鎮,租了100畝經濟林地,從上海引進3000只黑鳳烏雞雞苗,開始了自己的養雞生涯。
第一年養雞缺乏經驗,沒賺到錢,只是保本。第二年,李大惠將養雞場搬到了虎峰鎮輪橋村一片開闊的林地上,從此養殖規模越做越大,錢也越賺越多。
雞場上山自創林間天然飼料
養雞事業一步一步走上正軌,李大惠卻并不滿足,她和丈夫商量,要把養雞場搬到東山大坡去。因為那里森林資源極其豐富,林間蟲子多、雜草多,對林下養雞而言是最大的優勢。而且,山上人煙稀少,可以自由放養。
說干就干,2012年初,李大惠就在海拔600多米高的東山村二社租了300多畝林地。丈夫葉天華推山平場,搭建了簡易的放牧雞舍,李大惠添置了簡單的飼喂工具,將養雞場搬到了山上。事實證明,這個決定是正確的。黑鳳烏雞以林間的昆蟲、雜草、草籽、野果等天然飼料為食,長得更精神了。再加上東山上地廣人稀,空氣清新,山泉無污染,植被天然,雞在這樣的環境中自由放養,抗逆性更好,免疫力更強,很少生病。除了自由采食,李大惠還別出心裁地給雞喂蜂蜜、牛奶、胡蘿卜、蔬菜等。
來源:中國畜牧獸醫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