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記者姜春媛
食品與百姓的生活最密切,也是公眾長期最關心的話題之一。據悉,由中國食品工業協會作為指導單位的“首席中國食品安全定制體驗主題博覽會”將于11月1日在廣州舉行,博覽會將集中展示近年來創意定制食品行業探索食品安全解決之道的創新設計理念。
什么是“食品安全定制”?與老百姓有什么關系?為什么有些標注的無糖食品也是甜的?針對網友關心的話題,29日上午,新華網記者與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副會長熊必琳展開了一場對話。
何謂“食品安全定制”?
新華網記者:“食品安全定制”這個詞,許多人還是第一次聽到,那么何謂“食品安全定制”呢?
熊必琳:過去,定制食品都是針對于特殊人群的,比如嬰兒食品、糖尿病人食品等。但從目前醫學研究看,威脅人類健康的最大問題,是慢性病和非傳染性疾病,這些疾病都有飲食有莫大的關系。從人體各自需求來講,不同人對于食品的需求是不同的,每個人都可以根據自身不同需要進行定制和搭配。“選擇即定制”是“定制食品”的本質。
“食品安全定制”的概念換句話講就是“針對普通大眾的‘特供’”,一方面是將“定制”引入每個百姓的餐桌,改善公眾的飲食習慣,減少慢性病的發生;另一方面,從安全角度講,企業生產食品的整個產業是公開的,客戶可以進行體驗,從而保證其安全性。
新華網記者:“食品安全定制”這種模式目前是否已經推行了?
熊必琳:目前這一模式還只是理念,從理念到真正為百姓服務還需要一段時間。
無糖食品為什么是甜的?
新華網記者:您剛才提到針對于特殊人群的定制食品,無糖食品就是其中之一。到底什么是無糖食品?國家對“無糖”是否有相關標準?
熊必琳:國外早在上世紀前期就出現了無糖食品,在美國、英國、日本等食品工業發達國家,無糖食品品種達到上萬種。我國無糖食品仍處于發展階段,食品品種和糖源仍然有限。
我國第一個有關無糖的界定是2007年衛生部頒布的《食品營養標簽管理規范》,其中附件3的第三部分對“無或不含糖”作了規定。
來源:作者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