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測人員將肉類或生鮮蔬菜水果磨碎后放入器皿,倒入少許提取液,混合均勻后將幾滴混合液滴入快速檢測試紙,幾分鐘后觀察,若試紙呈現兩條紅線,則該食品仍有農藥、獸藥或其他毒素殘留,一條紅線,則可確定其安全性達標。短短幾分鐘,即可準確地對各類食品的安全性做出判別。這就是由天津科技大學開發研制的食品安全快速檢測技術。
昨日從天津科技大學獲悉,由該校牽頭完成的“食品安全危害因子可視化快速檢測技術”已通過公示,榮獲2012年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食品專業是天津科大的優勢專業,該校多年致力于用完善科學的檢測體系為百姓食品安全把關。自2004年起,其所開發的快速檢測技術和系列產品陸續在我國進出口口岸檢驗檢疫、農業、工商、質監和衛生等食品安全監測機構以及食品生產企業等2000多家單位得到廣泛應用。在北京奧運會食品安全保障工作等一系列重大食品安全事件應急處置中,天津科技大學開發的高靈敏、高通量、高時效性的快速檢測產品都扮演過重要角色。據不完全統計,近三年,研究成果產生直接經濟效益21.63億元;產品在檢測機構的廣泛應用,保障了年均貨值為175億美元食品、農產品的進出口貿易,有效應對了國外技術壁壘,維護了我國1500多家食品企業的利益,提升了我國食品安全監管水平和企業的自檢自控能力,保障了消費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記者趙暉)
來源:作者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