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多家媒體曝光食品安全問題。
如“消毒餐具難達標濟南市取締15家餐具消毒單位”、“廣州87家包裝消毒餐具5家大腸菌群超標”、“煙臺抽檢“一元消毒餐具”10余家小作坊被取締”
在國家相關部門的抽檢中,也常見“菌落總數”不合格的通報。不少食品企業的產品為此下架。究其原因,主要是食品消毒滅菌殺菌技術不合格。出問題的,也往往是中小型食品企業。
無疑,建無菌車間是解決的辦法之一。然,相對而言,中小型食品企業難以充當巨額的建設費用。從目前看,主要有紫外線食品消毒滅菌殺菌技術、臭氧食品消毒滅菌殺菌技術、化學藥劑食品消毒滅菌殺菌技術、物理食品消毒滅菌殺菌技術……
這些技術,屬于靜態技術。一般而言,車間、食堂等作業場所進行消毒滅菌殺菌時,人員不得在內,以免健康受到損害。另外,副作用很明顯,比如,使用化學藥劑食品消毒滅菌殺菌技術,一旦不慎,就可能使化學藥劑本身成為一種污染源。最關鍵的是,在消毒滅菌殺菌作業完之后,工作人員本身攜帶病毒細菌。
從發達國家看,為保障效果,需要采用食品動態消毒殺菌技術,全程確保無菌。據nicoler公司安全工程師mr.hanksen介紹,所謂“nicoler消毒技術”是指人機同場同步作業一種消毒方式,針對空氣消毒時人員無需離開消毒場所,消毒殺菌的同時對人體沒有任何的傷害,此種消毒方式稱之為動態消毒;由于是人類通過科學技術戰勝自然生物的一次成功實踐,所以也稱之為動態消毒技術。
食品安全工程師周立法告訴記者,目前,動態食品消毒技術在我國東部發達地區得到采用,并以烘焙行業為基點,擴散到食品行業的各個子行業。
無疑,食品行業是良心行業,只有確保食品安全,企業才有發展的希望。
來源:作者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