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茶飲料國家標準》中對茶飲料中的茶多酚含量作了嚴格規定,2008年我國出臺的茶飲料國家標準(gb/t21733-2008)中,將茶飲料分為茶飲料、調味茶飲料、復(混)合茶飲料等三類。標準中對于一些茶飲料的理化指標進行了規定,根據茶飲料類型不同,對于其中茶多酚、咖啡因應該達到一定的含量。對于茶飲料,要求茶多酚的含量須≥300mg/kg,其中綠茶茶多酚含量須≥500mg/kg。茶多酚含量若不達標,則只能被歸為茶味飲料。但一直以來,許多茶飲料企業對“茶多酚”含量諱莫如深,消費者也很難在標簽上找到“茶多酚”三個字。
“茶多酚”寫上產品標簽
近期調查發現,茶飲料市場已經開始逐步走向規范,眾品牌企業產品標簽上“茶多酚”含量的透明化就是個很好的開始。
雀巢公司的原葉系列和農夫山泉的東方樹葉茶飲料就用粗體字在瓶身標簽顯眼位置標注出了茶多酚含量。其中,東方樹葉紅茶、茉莉花茶、綠茶三種茶飲料的茶多酚含量分別等于大于180mg/kg、280mg/kg、480mg/kg。雀巢翠縷綠茶的包裝上則標注其茶多酚含量不少于200mg/kg。這與《茶飲料國家標準》中的相關茶多酚含量標準均靠近。
對于茶飲料這一轉變,業內人士認為,茶多酚含量的日趨透明化和公眾化,說明茶飲料企業的底氣足了。另外,“茶多酚”正式走上標簽,對消費者的信心也是一個極大的鼓舞。
茶飲料市場開始走向規范
據2011年發布的相關數據顯示,中國茶飲料消費市場近年來幾乎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長,發展速度十分驚人。目前,茶飲料消費已占整個飲料消費份額的20%以上。許多商家大打健康、綠色、天然宣傳牌,也因此吸引了無數愛美時尚的年輕消費者的關注。
品牌企業底氣的強大,對于整個茶飲料行業大有裨益。隨著茶飲料企業品牌意識的日益加強,對茶原料也更加重視。一些大型的茶飲料企業已經與許多茶葉公司簽訂了定向供貨協議,有的甚至已經開始嘗試創建自己的茶葉基地,以保證貨源供應和茶葉質量。
來源:中國食品科技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