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記者在北京昌平區興壽鎮新城村鑫城緣合作社了解到,這里的草莓秧苗采取立體式空中培育的模式,一畝大棚育出近6萬株草莓苗,比傳統育苗模式高出近4倍,不僅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草莓秧苗緊張的難題,每畝還可增加效益數萬元。
據了解,新城村的鑫城緣合作社以草莓生產為主,合作社社員達243戶,種植面積達700余畝。據合作社社長崔維國介紹,用傳統的模式培育草莓苗,每畝大棚育苗1.5萬株左右,可草莓生產,每畝用苗高達8000株左右。草莓育苗對土壤條件要求較高,育苗在5月至8月中旬,正值高溫高濕期間,土壤通透性差,再加上草莓小苗抗病蟲能力較低,草莓苗成活率在80%左右,每畝成苗只有1.3萬株左右。為確保草莓用苗,合作社每年都要拿出300畝高標準的大棚用來培育草莓苗,制約了草莓規模化發展。
今年年初,鑫城緣合作社聘請市土肥站專家幫助育苗,漸漸掌握了草莓立體式空中育苗技術。據北京市土肥站草莓專家曲明山介紹,草莓空中育苗技術是在對草莓立體栽培技術進行改進后開發形成的。具體做法是,每個大棚安裝三排a字形育苗架,架子上每面裝有8排育苗槽,槽內裝有專為草莓育苗而配制的基質。基質通透性能優良,非常適合草莓小苗生長。同時,北京市土肥站專家還幫助合作社研制出草莓育苗自動滴灌技術和專用配方營養液,草莓育苗期間施肥澆水自動完成。
據崔維國介紹,草莓“空中”育苗技術可使草莓成活率達95%以上,每畝大棚栽植小苗6萬多株,成苗5.7萬株左右,相當于傳統育苗4.4畝大棚的育苗量。草莓“空中”育苗技術,培育的草莓秧苗長勢旺盛健壯,根系發達,移栽成活率可達95%以上,比傳統育苗高出15個百分點,盡管每株成苗售價1.2~1.5元,比傳統育苗高出0.4~0.5元,農戶仍樂于選購。每畝大棚收入6萬~8萬元,比傳統育苗高出5萬元左右。
來源:農博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