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市茶葉站自上世紀九十年代末以來,一直把名優茶生產作為全市茶葉生產工作的重中之重。從那時起就以小而精,小而特,小而專的名優茶發展思路作為長期堅持下來的指導思想。在之前名優茶生產的十多年里主要是做了三件事。一是集中精力抓名優茶園建設。二是集中資金抓名優茶葉機械配套。三是集中技術力量抓名優茶葉開發指導。目前已建成三街螞蝗箐,大過口西康郎,大地基中邑舍三個茶場529畝名優茶生產基地。在抓好以上工作的同時,還積極引導和幫助茶場做好相關產品質量認證和改進名優茶產品包裝等一系列工作。通過持之以恒的努力促成了今天名優茶生產取得的顯著成績。2012年三個茶場實現茶葉總產量13750千克,名優茶產量6750千克,占其總產量的49%,名優茶產值141.37萬元,平均斤價209元,占其總產值的77.5%。茶場面貌發生了顯著變化,并且實現了從傳統大宗產品占主導向名優產品為主過度,從數量效益向質量效益轉型。如今名優茶生產表現出生產積極性高,經濟效益好,名優茶產品供不應求的良好勢頭。名優茶葉生產經營在楚雄市茶葉生產中起到領軍作用。
但近兩年來茶葉生產用工成本大幅走高,名優茶產品供不應求等問題的出現,導致部分茶場在思想上放松了名優茶質量把關不嚴,資金方面減少了對茶園的投入。其問題集中表現在名優茶質量下降,消費群體滿意度降低,部分名優茶出現質量信任危機等諸多方面。為挽救名優茶生產單位信譽,恢復名優茶葉品牌聲譽,穩住名優茶質量留住消費群體,同時,也為使名優茶生產能夠健康持續發展。對此,楚雄市茶葉站于2012年10月11日至13日牽頭邀請州茶桑站高級農藝師卜保國及相關科技人員前往三街螞蝗箐,大過口西康郎,等名優茶生產企業進行調研指導。在調研的同時召集了相關鄉(鎮)茶葉輔導員和茶場負責人共同參與,采取州,市,鄉(鎮)三級聯動,茶場間左右互動方式進車間,入茶園,共同把脈問診,研究分析問題根源,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和途徑。
來源:第一茶葉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