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轉基因安全性爭議聲的不斷升高,食用油市場大豆油一家獨大的情況已經悄悄開始改變。
資料顯示,90年代以來,隨著中國加入wto后農業市場的逐漸放開,外企外資紛紛涌入中國。借助轉基因大豆的低成本優勢,外企迅速占領了國內食用油市場。據了解,國內食用豆油90%以上都由進口轉基因豆油所占據,而國產非轉基因豆油不到10%。行業人士不無悲觀的表示“中國的大豆油產業已經集體淪陷”。
食用油關系國計民生,由外企壟斷的轉基因豆油已經對中國食用油戰略安全產生了嚴重威脅。外資控股、“轉基因”事件等一系列事件引起了國家相關部門和專家的關注。國家糧食局副局長張桂鳳強調,保障國家糧油安全,必須作為糧食流通行業各項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尋找適合我國現狀的食用油替代品種,復興我國民族產業品牌已經迫在眉睫。
在這一政策背景下,在我國擁有良好產地優勢和消費優勢的菜籽油迎來復興契機。2007年9月,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油料生產發展的意見中,將油菜籽納入加大扶持力度的項目,并設立了每畝10元的良種補貼,而湖南、湖北、安徽等政府在菜籽油產業的大力扶持,為菜籽油產業振興提供強大的支撐力!
政策扶持菜籽油產業有望重塑輝煌
菜籽油在我國有著非常悠久的種植、加工和食用歷史。僅在十年以前,我國菜籽油產業仍創造并占據著世界食用油市場的多項紀錄。世界第一的油菜籽產量、國產第一的油料作物、我國第一大食用油消費種類……
此外,油菜是我國唯一的冬季油料作物,基本不與糧食爭地,是我國發展油料生產的最佳品種。據了解,優質菜籽油含有高達85%以上對人體有益的不飽和脂肪酸,被譽為東方橄欖油。但由于轉基因大豆的低成本沖擊、菜籽油市場不規范及理念包裝不善等問題,我國的菜籽油產業一度陷入困頓。
來源:本網論壇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