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9月上中旬開始,新季棉籽產品供應逐步增加,而市場需求始終低迷、周邊商品表現偏弱,國內棉粕、棉油、棉殼等棉籽下游產品價格不斷呈現走低態勢,且累計跌幅較大。
相比之下,上游棉籽價格除出現過兩次比較明顯的跌勢外,其余時間總體穩定,這使得加工企業的收購成本不低。至此,國內棉籽加工行業整體處于深度困境之中,導致部分生產企業被迫暫時退出收購市場。
下游產品連續下挫
雖然今年國內棉籽產量較去年下降4%~5%,但自9月份開始,棉籽下游產品市場仍感受到集中上市的季節性供應壓力,國內棉粕、棉油、棉殼等棉籽下游產品價格不斷走低。而受市場走勢預期疲弱、水產養殖旺季漸過、生豬養殖效益不佳等多方因素打壓,棉粕市場需求長期低迷不振。
截至目前,山東40%蛋白棉粕成交價格跌至2100元/噸附近,南方產區42%蛋白棉粕價格處于2100~2300元/噸區間內,新疆42%蛋白棉粕價格則維持在1750~1800元/噸,均較上市初期有較大跌幅,其中長江和黃河流域產區價格跌幅均達到700元/噸以上。另外,國內三級棉油價格也從早期的8200~8300元/噸下探至7100~7300元/噸。
棉籽跌幅相對有限
作為上游產品的棉籽價格,雖然總體也呈下跌態勢,但相對來說比較穩定。上市之初受當時全球油脂油料行情處于高點的影響,國內黃河流域的毛棉籽和長江流域的光棉籽價格均在1.30元/斤左右,后因下游產品價格集中下調而降至1.15~1.25元/斤。此后在較長一段時間內,國內棉籽價格始終處于堅挺狀態,個別地區因軋花廠開工率下降,棉籽短期供應不足,市場價格不跌反升。
目前,山東毛棉籽價格在1.05~1.07元/斤之間,兩湖地區光棉籽價格在1.07~1.10元/斤之間,兩者較上市初期下跌0.20~0.30元/斤,不過較下游產品的跌幅相對偏小。
加工效益持續下降
來源:糧油市場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