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魚”游出國門搶市場
“武漢的農業最有潛力的,就是水產業。”武漢高龍水產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趙新安,已將企業建成為華中地區最大的水產品加工、飼料生產產業化基地。未來,高龍將努力打造成“中國淡水魚產業化第一品牌”。
為“武漢魚”在全球搶市場
幾年前,趙新安去美國參觀,發現美國的魚肉比略黃,帶有土腥味,而中國魚肉的口感要好很多。“武漢的魚質量好、味道好,為什么賣不出呢?”趙新安決定要為“武漢魚”在國際市場上打出一片天。
趙新安說,公司對所有產品實行高標準、嚴要求,配備了國內外先進的檢測、分析儀器,投產當年就通過了歐盟出口標準認證并取得自營進出口資格。高龍是湖北首家把淡水魚出口到中東地區的企業,小龍蝦、羅非魚、草魚等系列產品已成功出口到美國、英國、丹麥、比利時、瑞典等國家和地區,2010年出口創匯 1086萬美元。
新型飼料讓魚吃了少生病
趙新安發現,如果一次喂食太多,吃不完的飼料會沉入水底,造成水體富養化,嚴重時魚會翻塘。這種投養方式浪費飼料、污染環境,養殖戶甚至會血本無歸。
趙新安帶領公司開發出膨化飼料,該飼料被投入池塘中,會浮在水面上。公司還采用無公害網箱養殖,是湖北首家通過無公害飼料認證的企業。
寧可少賺也不讓養殖戶吃虧
高龍組建了武漢市第一家水產養殖合作聯社,為養殖戶提供魚苗、技術,由養殖戶養魚,魚苗長成后再按預訂價格回收。
合作養殖第一年,魚價下跌。幾經猶豫后,趙新安決定按原定價格收購,公司多支付了30萬元錢。第二年,公司仍然沒有降價收魚,公司多掏百萬元。少賺了錢,公司收獲了信譽,高龍的養殖合作伙伴,由原來的十幾家發展到46家合作社、千余戶養殖戶。(曉萍)
來源:中國水產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