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頻爆發的泄漏原油事件讓生態脆弱的陜北地區時刻面對著水源、土地污染之禍。11月12日,當國內第四大石油集團——陜西延長石油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延長石油”)“陸上第一井”所在地——陜西省延長縣七里村采油廠集油站再次發生原油泄漏,并禍及陜北母親河延河之時,當地政府與事故主體延長石油之間卻互相推諉,遲遲未向外界公布此次環保危機數據。
連日來,《中國經營報(微博)》記者在陜北多地調查顯示,一年數十次的漏油環保危機,已經讓黃土高原與毛烏素沙漠接續地帶的陜北大地生態備受威脅。面對屢次漏油,當地政府監管部門卻幾乎“失聲”。
當地觀察人士就此指出,延長石油長期倚仗千億資產挾陜西省政府以令區縣地方政府,這一嚴重畸形垂直管理模式,才是讓污染久治不絕、地方政府有苦難言的根本所在。
漏油頻發
事實上,延長石油漏油事件幾乎是常態,而近年來該集團的泄油事故相關數據及處理結果始終是個謎。
素有鉆出“陸上第一井”之稱的陜西延長石油集團有限公司下屬一采油廠,11月12日再次被曝發生大規模原油漏油事故。
據了解,本次事故發生于延長油田股份公司下屬的七里村采油廠集油站附近,集油站大門外一段30米的油管爆裂,原油大量流入延河,延河瞬間變成了“油河”,危及黃河安全,初步估計這段“油河”有十幾公里。記者到達現場時,河道中還分布著幾處攔截網,六百多名穿橙色工服的工人在打撈原油,亦有罐車在拉運清理過的油污。
11月15日,本報記者在上述七里村采油廠集油站原油管道爆裂現場看到,一段位于該集油站大門口附近的原油管道正在修復。現場施工人員稱,這段長約50米的原油管道正是12日爆裂之處。沿著管道修復施工現場前行不足10米,便看到延河河堤上一處管道爆裂所留下的傷痕——高約2米的河堤被石油管道爆裂沖擊成一處明顯的豁口。
來源:騰訊財經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