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連幾日雪天,本市海鮮市場鮮貨數量遞減,但因銷售量下滑,價格小幅走高,偏口魚每斤漲2元左右。螃蟹因在夏季供貨旺季時,將余貨在深海圈養待冬季上市,目前市場數量不減,價格較為平穩,養殖基圍蝦價格漲幅明顯,零售價逼近200元/斤。
購買力減半價格波動不明顯
昨天周六休息日,本應熱鬧的市場略顯冷清,海鮮攤主多閑坐在攤位的里面,不僅買貨的顧客少,就連上前問價的顧客也沒有幾個。在玉華市場,攤主郝增在說,海鮮就靠周末或過節提高銷售量,但是趕上下雪天加之路面濕滑,市民都不愛出門,銷售量減幅明顯。正常周末的時候日均2000元的零售額,下雪變天只能賣上 1000元。
雪天出海漁船減少,鮮貨數量下降,部分海鮮攤主反映,如果進貨去晚了,都拿不到貨。不過,由于購買力不足,市場上的價格波動并不明顯。鲅魚14-15元/斤,與雪天前的價格基本持平,棒魚從12元/斤上漲到13元/斤,偏口魚從18元/斤漲到21元/斤。本地黃花魚出現缺貨,市面上黃花魚多來自南方,價格保持在7-8元/斤。而像海兔等近海的海產,每斤降了1元錢。據銷售攤主介紹,小船在近海捕撈,供貨數量沒有減少,價格也就便宜。
基圍蝦成本上漲,越冷越貴
和一般海里鮮貨受下雪刮風等臨時性天氣影響不同,基圍蝦等養殖品種對氣溫的要求比較高。玉華市場海鮮攤主郝增在介紹,基圍蝦需要10℃-15℃水溫,隨著氣溫下降,需要給基圍蝦養殖水加溫,基圍蝦的成本上漲,價格也跟著抬高。在 11月零售價還是150元/斤,近幾天進貨價180元/斤,零售一般賣到190-200元/斤。(孫曉明)
來源:中國水產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