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來到潮南區(qū)隴田鎮(zhèn)東華村的蕉柑果園里,成片的柑樹結滿即將成熟的果子,果農們正在享受豐收的喜悅。“今年柑橘是"大年",平均畝產可達到八九千斤,現在收購價每斤已經超過2.5元,收成不錯。”果農翁炎光高興地告訴記者,這是他們引進市果樹研究中心優(yōu)良品種“汕優(yōu)”蕉柑后產生的良好效應。
為提高種植戶的科學種養(yǎng)技能,市果樹研究中心的專家經常到東華村舉辦蕉柑種植繁育推廣計劃培訓班,為該村的種植戶傳授科學種植技術,及時解決生產中碰到的問題。“我們運用標準化生產、種植,提高農產品質量,增加產品的附加值,提高經濟效益。”東華村委主任翁木宏告訴記者,市果樹研究中心的專家經常前來開培訓班,讓果農學到了很多技術。
據介紹,蕉柑是我市比較有優(yōu)勢的地方傳統(tǒng)水果品種,但由于多種原因導致該品種有退化現象,表現為果實偏小、品質偏差、產量偏低,病蟲害嚴重。“我們經過10多年來的研究,針對存在的問題對品種進行了改良,于2008年育成優(yōu)良品種"汕優(yōu)"蕉柑,同年通過省農作物品種評審,成為2011年和2012年廣東省主推品種。”市果樹研究中心負責人鄭木川告訴記者,“汕優(yōu)”蕉柑具有早結、豐產、穩(wěn)產、果型端正、大小均勻、果肉橙紅、細嫩化渣、酸甜適中、果實耐貯運、較抗?jié)儾。壳耙言诔鄙堑貐^(qū)推廣種植面積達5萬多畝,產值6億多元,該成果還獲得2011年度廣東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記者另了解到,樟林林檎也是我市具有地方特色的又一水果品種,但傳統(tǒng)栽培產量低,果實畸形比例偏高,商品率不高,產期集中,影響售價,針對存在的問題,市果樹研究中心組織科研人員經過多年攻關,總結了一套集修剪促花、人工授粉、疏果、套袋于一體的林檎栽培技術集成,通過幾年來的推廣,使我市林檎生產突破了傳統(tǒng),走上了現代發(fā)展之路,推廣后產量比傳統(tǒng)栽培提高20%以上,商品率提高25%以上。(魏盼生)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