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持農民收入持續較快增長?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宋洪遠認為:翻番 更要縮小差距
編者按: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到2020年,要實現城鄉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收入倍增,難點在農民。
今年前3季度,我國農村居民人均現金收入實際增長12.3%,跑贏了gdp增速。這釋放出怎樣的信號?農村居民收入倍增,還有哪些不確定因素,應采取哪些具體措施?農民還有哪些所思所盼?請看本版相關報道。
■不能輕言城鄉居民收入差距轉折點到來,不能忽略平均數掩蓋下的大多數
■農產品價格跑不贏生產成本,會抵消農業生產的比較效益,影響農民收入
■加快建立農民增收長效機制,多渠道促進農民收入增加
三項主要收入增長,奠定全年增收基礎
記者: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今年前3季度,我國農村居民人均現金收入6788元,其增速跑贏了gdp的增速。另據報道,全國有29個省(區、市)農村居民人均現金收入的增速超過了城鎮居民收入增速,您認為這分別意味著什么?
宋洪遠:農村居民人均現金收入增速跑贏gdp的增速,是個好現象,這與國家重視國民收入分配結構調整,著手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中比重的政策導向有關。但不能因此簡單地得出國民收入分配結構已經發生變化的結論,因為經濟增長速度相對放緩對這個比較結果也有影響。今后要實現城鄉居民收入翻番,還應加快收入分配改革步伐,進一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中所占比重。
以往說起農民收入增長,我們常常會忽略了平均數掩蓋下的大多數,就是大部分農民收入還是在平均數以下的。今年前3季度,29個省(區、市)農村居民人均現金收入的增速超過城鎮居民收入增速,恰恰反映了大多數省份的情況,而且這一“超越”從2010年持續到了2012年,這是一個可喜變化,說明城鄉居民收入關系的改善有了更加扎實的基礎。但是,能否說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的轉折點就此到來,還有待進一步觀察。
記者:從全年來看,今年農村居民收入將呈現怎樣的態勢?
來源:人民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