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菜、奶白菜、菜心、芥藍動輒八九元一斤,甚至連最便宜的生菜也賣到5元一斤——一段時間以來,菜價高企,深圳人有點吃不消了:“奶白菜是用牛奶澆的嗎?”
蔬菜價格像過山車,偶爾還會比肉還貴,這往往是最令老百姓沮喪的事情。菜價為什么這么貴?為解市民心中疑惑,本報記者分別選擇了大白菜、芥藍和意大利生菜,力圖回溯其價格如何層層加碼,找尋漲價的原因。
海吉星農批市場相關負責人何奕佳表示,運輸成本在菜價里的比重不算高,蔬菜是生活必需品,供應量不足對其價格影響很大,再加上從采購、批發到零售中間環節的成本消耗,尤其是進入城市之后“最后一公里”的加價,或許是菜價高企的主要原因,而南方前一陣子持續的陰雨天氣也影響了菜價。
在深圳,由于成本的規模優勢,大型超市的菜價往往比肉菜市場的菜價要低,精明的主婦們可以留意。
原產地到市民手中漲幅最大
大白菜
零售價
1.2元/斤(鼎弘超市東園路店)
2元/斤(園嶺新村攤位)
時間:12月15日
批發價
0.7元/斤(平湖海吉星物流園)
時間:12月15日
產地價
0.32元/斤(湖北)
時間:12月10日
最高上漲
1.68
元/斤
零售情況
記者在鼎弘超市東園路店了解到,上周六大白菜售價約為1.2元/斤(海吉星物流園內大白菜的批發價為0.7元/斤),比批發價高出71%。另據統計,這兩個月來除掉折扣特惠,大白菜零售價最低為0.8元/斤(同期海吉星物流園批發價最低為0.54元/斤),比批發價高出48%。平均下來,該店的大白菜零售價總體要比批發價高出60%。
而附近園嶺新村的一個攤位,上周六大白菜售價為2元/斤,并打著“特價”標識(約為同期海吉星物流園批發價的3倍),而近兩個月來其最低價為1.5元/斤,約為同期批發價的2倍。
鼎弘超市老板告訴記者,其大白菜均從平湖海吉星物流園進貨,每天早上五六點就要帶著兩名員工開車到物流園,然后將菜運上車,用塑料籃筐裝回來,趕在早上9時超市開業前上架完畢。老板告訴記者,在這最后一公里的成本里,主要是油費和兩名員工的工資,隱藏的成本是貨車和籃筐的損耗。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