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佳縣針對棗樹坐果率低、棗園經濟效益低下,集中對低產棗園進行了一次全面改造,使5.2萬畝棗樹煥發新顏。
在改造過程中,該縣引進了“蛤蟆棗”“七月鮮”等夏棗和“雪棗”“冬棗”等錯季品種,共投入有機肥1400噸、粘蟲膠40噸、覆膜120萬塊、有機肽鈣(鉀、硼)等微肥100箱、保水劑10噸、ghem生物豐產抗裂菌劑20噸、電動式噴霧器3000臺、太陽能殺蟲燈600盞、誘芯27萬個、誘捕器9萬套。通過肥水管理、復壯修剪、防蟲處理、樹冠嫁接、花幼期管理、改良品種等措施,使老化低產的棗樹重新煥發青春,成為棗農的致富樹。(劉峰)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