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觀點】當下游需求逐漸轉淡、難以再獨當一面,油廠恢復正常開機、挺價基礎遭受考驗,油粕比價反復震蕩或向上修正,豆粕價格將面臨潛在的下行風險,必須提防“塌陷”行情重新出現。
近期,國內豆粕再度成為農產品板塊明星,連續“爬坡”行情惹人注目。自11月中下旬以來,43%蛋白豆粕價格已累計上漲近14%,升至4100~4200元/噸,在一片“漲”聲中,市場情緒也有所膨脹。乍一看,翹首迎春的架勢似乎將繼續展開,期現聯袂上行也顯得比較完美,然而———
消費:雖無近憂卻有遠慮
寶城期貨監測顯示,年關將近,雖然下游飼料廠和貿易商踏著備貨節點入市采購,但卻少了往年如火如荼的搶購場景,且對油廠漲價呈現一定的抵觸性和選擇性,對于豆粕漲價幅度較小的壓榨商,飼料企業采購略顯積極,反之,成交量則明顯偏低。
當前整個市場交投氛圍已由前期的賣方市場向買賣雙方相對平衡狀態轉移,高價抑制需求的跡象正在顯現,如果現貨報價繼續拉漲,買盤動能或將進一步減弱,直至帶動價格走低。
據了解,部分大型飼料企業購貨儲備量已達到15~25天,有的企業甚至已經敲定了2013年1月份的合同訂單,暗示下游市場年前備貨需求存在被透支的可能,預計未來2~3周將進入需求真空期,高企的現貨價格或將“獨木難支”。
值得說明的是,飼料企業備貨依據在于終端養殖需求的良好預期以及盈利水平的改善。盡管生豬配合料價格較11月初小幅上調30元/噸,至3180元/噸,但受飼料成本步步走高的影響,育肥豬料毛利潤卻連續4周下滑,已降至183元/噸。
利潤空間大幅縮水,可能導致飼料企業備貨“胃口”無形收小。如果元旦前后生豬被大量屠宰令其存欄量突發下滑,終端飼料消費疲軟向上游逐級傳導,或將約束豆粕價格急速“低頭”。
供應:看似偏緊實則寬松
來源:糧油市場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