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是“十二五”的承上啟下關鍵之年,世界經濟復蘇明顯放緩,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企業生產運行成本上揚,用工荒、融資難、稅賦高、缺資金、缺技術和缺人才的疊加,對企業形成了不小沖擊。在嚴峻形勢挑戰下,各級鄉鎮企業、農產品加工業、休閑農業部門認真貫徹中央穩中求進的總要求,圍繞農業部“兩個千方百計、兩個努力確保”的中心目標,科學謀劃、統籌推進,促進了農村二三產業發展取得了新成就、工作實現了新突破、事業開拓了新局面。
鄉鎮企業轉型提升取得新突破
全國鄉鎮企業積極調整結構,取得了平穩發展,預計總產值達到60萬億元,比上年增長9%以上,新增就業人數超過200萬人。同時,鄉鎮企業向農產品加工業和休閑農業轉型趨勢非常明顯,集聚水平不斷提高,區域發展的協調性進一步改善,在鄉鎮企業總產值中,農產品加工業和以休閑農業為主的第三產業占比均達到四分之一左右,中西部和東北地區占比上升了0.63個百分點,在工業園區集中度達到30%以上。
一年來,各地以轉型提升為核心,各具特色推動發展。江蘇、浙江、廣東等省引導企業加強自主創新,做大做強高成長性企業;山東、湖北等省著力打造特色板塊經濟,園區經濟比重進一步擴大;安徽、江西、河南等省優化投資環境,加大承接產業轉移力度;北京、天津、重慶等市擴大基金和專項資金規模,培育發展農商直供和樓宇經濟等新增長點;山西、河北、內蒙古等省區在淘汰過剩產能過程中,引導企業轉向農產品加工業和休閑農業等涉農產業;四川、云南、貴州、廣西等省區積極引導農民創辦、領辦“離土不脫農”的小微企業,促進了農民就地就業。
農產品加工業創新發展實現新跨越
農產品加工業繼續高速增長,鞏固了企穩回升的基礎和好態勢,全年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業總產值預計可達15萬億元,增長達到19%,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4%。農產品加工業與農業產值之比達到1.9︰1。山東、江蘇、河南三省繼續位居全國三甲,青海、天津、湖北、甘肅、江西五省市位列全國增速前五名。
來源:農業部網站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