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2012年,全國糧食生產創下58957萬噸的佳績,實現了歷史罕見的“九連增”。但剛剛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意味深長地指出,決不能因為連年豐收而對農業有絲毫忽視和放松,只有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才能保持社會大局穩定。我們的理解是,“端牢飯碗”不僅要關注國內糧食的增產,也要適當利用國際市場調供應保安全。
結合市場看,去年以來,我國玉米、大米和小麥三大主糧開始凈進口,且增幅巨大。分析近期我國主糧進口大增的原因,多位業內人士認為,表面原因是國際市場與國內市場存在價差,直接原因是我國對主糧進口政策思路的變化,根本原因是我國糧食消費需求,特別是飼料需求的不斷增長。
預計未來我國將更加靈活理性地運用市場機制,利用國際市場,調節糧食供給。未來一年,主糧進口凈進口趨勢不會扭轉;對國際市場價格不會產生實質性影響;國內糧價平穩為主。具體而言,2013年,玉米價格將窄幅震蕩,先強后弱;小麥價格仍將高位偏強;早秈稻價格區間在1.32-1.40元/斤。(新華08網)
農村建設:糧食增產的出路在于水利建設(中國經濟網)
這次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加強以農田水利為重點的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用好用足支持水利改革發展的各項政策,落實氣象為農服務和防汛抗旱減災各項措施,強化農業物質技術裝備,努力降低災害損失。“這是再次強調了大興農田水利建設對發展現代農業、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水利部農村水利司司長王愛國表示。
近年來,中央堅持把農田水利建設作為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任務,不斷完善政策支持體系,有力地推動了農田水利進入新的發展階段,為實現糧食生產“九連增”、農民增收“九連快”提供了堅實基礎和重要支撐。
來源:中國糧油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