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記者踏著厚厚的積雪來到位于哈爾濱市東南的北大荒米業集團總部,了解當地的糧食收購情況。作為全國農業生產的排頭兵,黑龍江墾區的糧食收購很有代表性。
由于今冬雪大,增加了糧食的水分含量,給運輸管理、收購倉儲帶來不小挑戰。農場職工和地方糧農都期盼囤中五谷早點出手,能節約管理成本、還上種地貸款。面對期盼,收購者該出手嗎?收購價會降嗎?
“關鍵時刻,還得依靠國家的好政策。”黑龍江農墾總局糧食局副局長陳智介紹,國家已在黑龍江啟動水稻最低收購價,按照國標三等水稻最低收購價每斤1.40元敞開收購。
在北大荒米業集團吉祥制米廠門口,“隆隆”作響的烘干機聲音和交糧車隊的長龍打消了糧農的擔心。
青山制米廠廠長聶文介紹,目前他們實行的策略是以銷售帶動原糧收購。前期收的水稻水分偏高,迅速烘干后立刻加工銷售,避免存糧太久增加成本。過去米廠員工“低頭”悶在家里等買家,今年“抬頭”出去找市場,客戶單子源源不斷。
數量有了,價格會不會打折扣?二九一農場第一管理區主任張德才指著收購合同連連搖頭。“年初時,北大荒米業早已和稻農們簽訂了收購合同,實行最低保護價收購。秋糧上交后,稻農用錢可隨時結算,保護價和市場價哪個價格高就按哪個結。”張德才說,這種做法接近于“糧食銀行”,糧農可以把儲糧像“儲蓄”一樣放在倉儲企業或者糧管所,隨時提取、折現,時間長了只需交納一部分保管費,還能保持增值。
在陳智看來,黑龍江墾區要實現全面小康,首要的就是加快發展現代農業,在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的同時,保證糧農收益。“今年,我們在糧食收儲方面的做法很成功,以后我們還將堅持下去。”(中國經濟網)
來源:中國經濟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