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2月19日電據商務部網站消息,商務部發布《關于加快推進鮮活農產品流通創新的指導意見》。意見指出,開展鮮活農產品流通創新,經過3到5年的發展,鮮活農產品流通創新的環境進一步完善,流通環節進一步減少,流通成本明顯降低,流通效率明顯提高。
意見明確了展鮮活農產品流通創新的主要目標:經過3到5年的發展,鮮活農產品流通創新的環境進一步完善,流通環節進一步減少,流通成本明顯降低,流通效率明顯提高,流通的現代化水平明顯提升,流通的公益性特征更加突出。
——初步形成有利于創新的機制。形成和完善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的鮮活農產品流通創新體系,成功探索出一系列具有全國示范意義和推廣價值的機制及支持政策。
——重點培育一批創新示范企業。要著力培育一批信息化水平高、市場競爭力強、發展潛力大、創新能力突出的鮮活農產品流通企業,發揮典型示范和輻射帶動作用,推動整個鮮活農產品流通創新工作取得全面進展。
——加快發展鮮活農產品現代流通。廣泛應用現代交易技術、方式和模式,交易水平明顯提升。推進標準化建設,建立完善電子結算和信息服務系統,管理水平明顯提升。組織化程度明顯提高,產銷銜接更加緊密,公益性功能明顯增強。建立完善更加符合我國鮮活農產品流通實際的組織制度。
此外,意見提出加快推進鮮活農產品流通的主要任務,分別為:(一)交易創新。引導鮮活農產品經銷商轉變交易習慣,鼓勵利用互聯網、物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發展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鮮活農產品網上批發和網上零售,發揮網上交易少環節、低成本、高效率的優勢,激發傳統農產品流通企業創新轉型,形成以農批對接為主體、農超對接為方向、直銷直供為補充、網上交易為探索的多種產銷銜接的流通格局,深入推進跨區域鮮活農產品流通鏈條建設,支持市場和企業建立和優化鮮活農產品流通供應鏈。支持農產品批發市場引入拍賣等現代交易方式,支持加強信息中心、物流中心和加工配送中心等建設,鼓勵發展第三方物流,支持發展全程冷鏈物流,促進索證索票和購銷臺賬的電子化,完善創新鮮活農產品交易方式的配套服務體系。
來源:中國新聞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