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花茶,是中國眾多茶葉品種中的奇葩,目前在中國北方茶葉銷售市場仍占有最大份額。從上世紀八十年代末期開始,國內茉莉花茶生產企業相繼出現困難,曾在國內茶葉加工企業中占據重要地位的江蘇、浙江、福建等一大批國營花茶加工企業幾乎已全部改弦易轍,最終茉莉花茶的加工生產逐步由華東地區集中到了更具優勢的廣西橫縣。
經歷了一番殘酷的競爭,大多數改革開放初期曾經輝煌的品牌已成明日黃花。而后來大量的產品能稱上“品牌”的更是屈指可數。可以說,中國的茉莉花茶走上了一個產品數量快速提升、產品質量逐步下降、產品品牌難以生存的尷尬境地。
近些年來,花茶市場的惡性競爭越來越嚴重。從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期開始的十余年中,大宗花茶的價格一路走低,而且每遇大的茶坯,鮮花落價,成品花茶必然應聲而降,而鮮花、花坯漲價時,成品花茶卻對漲價望而卻步,經營者只有犧牲利潤、降低質量兩招反復使用,從而導致品質越來越差。
從總的趨勢來說,茶坯的內質、鮮花的香氣本來隨著生產環境和手段的改變已無可挽回的有所下降,再加上加工技術、設備、工藝標準的粗放,進一步使現在的茉莉花茶從滋味、外形、香氣上已和過去有了本質區別。
茶葉行業經濟總量不是很大,但從事這個行業的人群卻大得驚人。花茶目前總體來說是老百姓的飲品,不代表潮流,所以不被官、學兩界所重視。像橫縣政府這樣為百姓解決實際問題,致力于發展茉莉花茶產業的政府并不多見。茉莉花茶百姓歡迎、茶農增收,但茉莉花茶并不為富貴階層認同。
同時,茉莉花茶因其產品大多需經兩地加工和拼配,不像綠茶、烏龍茶等較難形成具有地域特征的獨特產品,很難具有代表政績的“特色”,因此雖然中國的茉莉花茶就茶葉品種上講產量大、銷量大,生產企業數量多,規模相對也較大,但得到政府扶助的企業、項目卻非常少。
隨著中國和諧社會的建立、貧富差距的縮小,百姓飲的茉莉花茶必將有非常廣闊的空間。雖然茉莉花茶加工工藝、條件這些年有點倒退,但茉莉花茶仍是中國茶葉產品中規模化生產程度最高的內銷茶葉品種,國內的茶葉市場正在快速發展,茉莉花茶只要有政府重視,大資金介入,加上適合國情的品牌推廣,大的企業、大的品牌一定能夠誕生。
目前,茉莉花茶是最能夠被廣泛接受的茶葉產品形式之一,目前國內最大的花茶品牌占市場的份額尚不足1%,品牌創立具有巨大的市場空間。茶葉品牌要突破區域界限,非茉莉花茶莫屬。
來源:第一茶葉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