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協第十屆廣東省委員會第四十三次主席會議昨日在廣州召開。省政協主席黃龍云主持會議。會議聽取有關提案承辦單位匯報2012年省政協重點提案辦理工作情況。由民革廣東省委會、省政協委員黃樟翰、麥可君等提出的“加強鮮活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提案是重點提案之一。
問題
水產品安全有四大隱患
提案指出,目前水產品安全的隱患有:一是水產苗種因經濟價值高、易發病害、運輸過程易損傷,生產經營單位容易主動用藥,導致苗種環境藥物殘留普遍;二是養殖過程部分養殖戶鋌而走險使用禁用藥物;三是環境中重金屬、持久性有機污染物通過富集效應在食物鏈中傳播和積蓄;四是當前水體富營養化,赤潮或“水華” 頻發,使水產品體內攜帶各類生物毒素。
提案指出,全省漁政執法隊伍2200多人,承擔了漁業安全生產、漁船漁港監督管理、海洋監察水生野生動物保護等職能,能用在水產品安全方面的執法力量薄弱。而在檢測方面,目前只有廣州、深圳、汕頭、潮州、揭陽、汕尾、惠州、江門、陽江、茂名、湛江、肇慶12個市有專門的漁業質量檢測機構,部分市和絕大部分縣(區),質檢站還是空白。
同時,省級監測項目也有欠缺,對限用藥物、重金屬、生物毒素、有害微生物和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等風險監測力度不夠,存在較大安全隱患。
建議
充實專業人員建黑名單
提案建議,充實監管力量,爭取每個地級以上市及水產大縣設立專門監管機構,配備2—5名人員,并在現有漁政、質檢機構基礎上充實人員,達到每個質檢機構有5—10名專業人員,每個漁政執法隊有5名專職人員;建立養殖企業動態管理數據庫,同時建立黑名單制度,將質量安全檢查不合格的企業公示。
答復
力爭3年建100個速測站
省海洋與漁業局答復表示,2012年全省水產品抽檢合格率達96.1%,比去年提高了1%;2012年全年省級抽樣6300個,查處水產品質量安全案件 102宗,近3年來省級水產品抽檢合格率保持在95%以上。答復還表示,將力爭3年內建成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200家,無公害水產品養殖基地800家,省級以上標準化養殖示范場50家,爭取在3年內建成100個基層速測站。
(雷輝)
來源:中國水產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