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馬橋鎮正北村傳出新鮮事,山東菜農傅連軍以技術入股的形式,在正北村的大印象高效設施蔬菜基地免費租用了四個“科技股份大棚”,包保種植自帶的蔬菜新品種,并將在蔬菜上市后按照利潤分配獲得相應“分紅”。
近年來,馬橋鎮建成總面積265畝的大印象高效設施蔬菜基地,大棚、基建都已經到位,最缺的是好品種和技術人才。正北村黨總支書記劉紅旗介紹,今年,正北村村干組成“獵頭”小分隊,赴漁婆農貿市場、時代菜場等地探訪,尋找大棚蔬菜種植能手,邀請他們來“大印象”做“技術股東”。“技術股東”以種植技術入股,免費租用蔬菜基地大棚,包保、示范種植自帶的蔬菜新品種。待蔬菜成熟后,由“大印象”統一銷售,“技術股東”獲得相應分紅。
本月初,傅連軍作為第一個“科技股東”入駐大印象蔬菜基地。傅連軍是山東蔬菜種植能手,已與大棚蔬菜打了十多年交道。今年上半年,他在江陰某地承包了近百畝蔬菜大棚種植精品茼蒿、水果黃瓜等蔬菜名優新品種,產品遠銷江浙、上海等地,我市漁婆農貿市場不少批發商販也是他的常客,傅連軍也因此得以與“大印象”“結緣”。“我在全國不少地方種過蔬菜,但"技術入股"這種形式還是第一次遇到。”傅連軍說,今年10月,正北村“獵頭”小分隊找到他時,他根本不敢相信有這樣“零成本”當股東的好事。為此,他先后到“大印象”探訪三次,對基地已建成的連體大棚、土質情況等做了一系列考察。“馬橋鎮對種植技術和蔬菜新品種很看重,大印象給我種的四個連體大棚建造規格很高,配套設施齊全,我對入股很有信心。”傅連軍說。
45天就能成熟上市的韓國蘿卜、個頭只有櫻桃大小的五彩水果番茄……眼下,傅連軍帶來的四五個蔬菜新品種已經陸續孕育發芽。
“我種了二三十年菜,但傅師傅帶來的這些品種我聽都沒聽過。前兩天,他給我家地里的小青菜鋪了地膜、蓋了稻草,別家的菜凍黃了,我家的一點影響也沒有。我這老菜農也跟著他學到不少知識。”正北村菜農丁嘯云說。
馬橋鎮大學生村官陳崢介紹,自傅連軍入駐“大印象”以來,每天都有三四個像丁嘯云一樣的菜農向他咨詢、學藝。今后,傅連軍還將在大印象設施蔬菜基地掛牌“坐診”,為當地菜農現場解決蔬菜種植難題,當菜農的“科技大夫”。
“外地資深菜農以技術、蔬菜新品種"入股"我市蔬菜基地,這種合作模式既新穎可行,又能為我市設施蔬菜的發展裝上新引擎。”市農委副主任李華表示。但他提醒,各蔬菜基地在引進“技術股東”時,要對股東自帶的蔬菜新品種做好相關調研、論證,保證該品種適合本地種植,規避風險。
來源:靖江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