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上周五,東北錦州、鲅魚圈等港口玉米總庫存攀升至170萬噸,創出本年度玉米港口庫存新高。業內人士認為,這將對節前玉米市場價格形成壓制。
“東北各港口庫存的走高源于近期玉米上市進度加快,再加上受南方價格下滑影響,貿易商走貨積極性下降,玉米積壓港口的現象明顯。”大連玉米貿易商劉先生表示。
進入12月份以來,東北各地持續出現雨雪天氣,物流不暢導致東北玉米批量上市時間不斷推遲。“近期東北玉米迎來上市高峰,錦州港平均日集港量在1萬噸左右,鲅魚圈港口汽運和鐵路運輸日集港量在8000噸左右。”鲅魚圈港口玉米貿易商穆數介紹說,由于汽運集港費用居高不下,貿易商到港成本普遍較高,導致走貨緩慢,港口庫存不斷攀升。
受港口庫存高企影響,近兩天東北各港口玉米收購價格小幅下滑5元/噸。昨日鲅魚圈港口收購水分15%玉米主流價格為2365元/噸,平艙價2410—2420元/噸;錦州港口收購水分15%玉米主流價格為2360—2365元/噸,平艙價2410—2420元/噸。
“當前,到港玉米以遼寧玉米為主,吉林和黑龍江玉米到港數量較少。”劉先生解釋說,因港口收購價格不高,吉林玉米到港利潤空間較少,貿易商發運積極性欠佳。再加上天氣因素對玉米大批量外運的制約,他預計未來一段時間內,吉林玉米外運數量也將十分有限。
值得注意的是,在東北地區港口庫存攀至高點的同時,南方銷區港口玉米庫存也開始有所上升。據穆數介紹,截至上周五,廣東各港口玉米庫存合計近40萬噸,市場購銷數量較前期明顯下降。周末兩天,廣東各港口仍會有10萬噸左右的到貨量,這將進一步壓制貿易商利潤空間。
據了解,按照遼寧產15%水分玉米北方港口平艙價2415元/噸核算,至廣東港口出貨成本在2500元/噸左右。上周末,廣東港口主流平艙價格為2485—2500元/噸,貿易商發運價格倒掛10元/噸左右。
來源:期貨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