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了十斤左右的土雞蛋,居然發現其中一只沒蛋黃。福州市民張先生近日致電本報968111稱,懷疑自己買到了“人造蛋”。昨日,記者就此走訪了養殖戶及有關專家,證實該雞蛋不是所謂的“人造蛋”,很可能是其他因素導致雞蛋沒蛋黃。
蛋殼呈黑色吃起來很硬
“吃了幾十年的雞蛋,頭一回見到沒蛋黃的雞蛋,不知道究竟能不能吃。”張先生告訴記者,12月12日他在福州一市場花了40多元,買回了近十斤雞蛋。吃了一周左右,發現其中一只雞蛋煮熟后沒有蛋黃。張先生說,這只雞蛋蛋殼略呈黑色,吃起來卻很硬,看不到蛋黃。他把雞蛋放進冰箱,向記者報料,希望有關部門就此釋疑。
三大因素可致無蛋黃
福州市蛋品協會相關負責人劉先生說,他養了20年的產蛋雞,還沒見過人造雞蛋。他發現,有幾種原因會導致母雞產出沒蛋黃的蛋:一種是母雞沒有發育完全,所以才產出沒蛋黃的蛋。第二種原因是,母雞產蛋過程中受到譬如打雷等外界驚嚇,比如養雞場放煙花或者汽車喇叭突然響起,母雞產下的雞蛋會出現異常,會產出無殼軟蛋;產下的雞蛋有些很大,有些又很小,甚至出現無蛋黃現象,但這種情況出現的幾率為萬分之一。另外,如果母雞患上了疾病,也會產出沒有卵黃的“無黃蛋”。
誘因很復雜專家建議別吃
隨后,記者陪同張先生將雞蛋送到了福建省產品質量檢驗研究院以及福建省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中心。相關專家看完張先生送來的“無黃”雞蛋后,一致認為“非人造蛋”。
省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中心相關專家稱,養殖戶說到的那些原因是會導致雞蛋無蛋黃。他解釋,雞蛋的形成過程是先有蛋黃,再有蛋清,最后形成的是蛋殼。卵泡成熟后先排出卵子即成蛋黃,蛋清及蛋殼是附著卵子先后形成的。而這種無黃雞蛋的形成有可能是雞先天發育不良或者雞患有繁殖疾病造成的。
由于“無黃”雞蛋誘因很復雜,從安全角度考慮最好別吃。
來源:作者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