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經濟之聲《天下公司》報道,營銷專家穆兆曦為您評說:五糧液該如何過冬?
“白酒塑化劑”風波未平,中央軍委一紙“限酒令”,讓已經千瘡百孔的白酒板塊雪上加霜。高端酒業的市場在歲末年初本應是旺季的檔口轉角進入了冬天。部分高端酒如茅臺等穩價保市,而五糧液則逆市而漲。
“2013年1月起,52度‘五糧液1618’出廠價格從689元/瓶上調到900元/瓶;39度‘五糧液1618’出廠價格上調到800元/瓶;2013年2月1日起,主力品種‘水晶瓶五糧液’出廠價格上調10%,下半年擇機再上調10%”。而漲價目的主要是給經銷商增加利潤空間,價格上漲的部分要返回給經銷商。五糧液公司此次提價與前幾次不同,是逆市而為。旺季不旺,大多數經銷商認為,春節以后的淡季將更加困難。
面對不漲價難,漲價更難的困境,五糧液該如何過冬呢?
寒冬中的五糧液,價格逆勢上揚行得通嗎?
漲價和降價,都是企業的經濟行為。自從2006年以來,五糧液的價格就一直追不上茅臺,這對五糧液而言,存在很大的品牌壓力和市場壓力。五糧液一直想要改變這種現狀。本次逆勢漲價,也顯現了五糧液決策層的信心。
價格上漲,一般會出現3種情況:銷量下降、銷量持平和銷量上升。銷量的下降不代表銷售額和利潤下降,這就要看銷量下降的幅度對比單價上漲的幅度哪個更高?如果銷量下降的幅度低于單價上漲的幅度,還是劃算的,反之亦然。銷量持平和銷量上升,對企業、經銷商都是利好消息。
價格上漲能否順利被市場接受,還是要看回市場的供需關系、品牌的拉力,以及渠道的推力。
五糧液漲價真的是為經銷商帶利潤嗎?還是有其他目的?
對消費者而言,五糧液屬于高端白酒,因為高端白酒具有政府消費、禮品消費、收藏消費、家庭消費等多重消費屬性,所以總體上消費者還是看漲不看跌。
對企業自身而言,通過漲價可以進一步提升品牌定位,以及創造產品更大的贏利能力。而且,五糧液此次漲價并非全線上揚,只是集中在核心產品上,而占據五糧液80%總銷量的普通五糧液并不在此次漲價范圍內,足以表明此舉不是“拍腦袋”,而是經過市場調研、精準決策和風險預估的。
來源:新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