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總理溫家寶26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深化流通體制改革加快流通產業發展的意見》,降低流通費用,提高流通效率。其中第七條提到:開展農產品增值稅進項稅額核定扣除試點,將免征蔬菜流通環節增值稅政策擴大到部分鮮活肉蛋產品。2013年起3年內免征農產品批發市場、農貿市場城鎮土地使用稅和房產稅。”(中國政府網12月26日)
將免征蔬菜流通環節增值稅政策擴大到部分鮮活肉蛋產品,是要解決農產品流通領域稅負過高的問題。然而對大多數人而言,雖然我們每天都離不開這些農產品,但對稅負如何影響這些產品的價格卻缺乏了解。
第一,從稅制上來看,我國目前以增值稅代表、間接稅為主體的稅收制度客觀上導致了流通領域,特別是農產品流通領域稅負較高。以雞蛋產供銷為例,農戶生產的雞蛋由農產品企業收購,然后再處理包裝銷售。這個環節中的增值稅以雞蛋的增值額為稅基課稅,稅率為13%。如果農戶賣給企業,每斤賺1元;企業加工包裝,每斤也賺1元;超市銷售也每斤再賺1元,3個環節中產生的增值稅應該是3毛9分,每個環節應該獨自繳納1毛3分的增值稅,并從稅務機關獲得交稅發票。在雞蛋的產供銷環節中,增值稅發票層層流轉,企業賣出雞蛋,收到貨款的同時,要把雞蛋和增值稅發票交給超市。然而,這里的問題在于,企業和超市都有稅務登記證,都直接向稅務部門納稅,但農戶產生的1元增值部分難以自行交稅,該部分稅收一般由企業代繳。這就造成了農產品企業稅負加重。事實上企業并不是增值稅的最后承擔者,它會盡可能地向下轉移其成本,最終導致售價上升。此次農產品增值稅進項稅額核定扣除試點就是要將農戶部分的稅收扣除掉,企業不用再為農戶代繳稅收,這樣有利于農產品生產成本的降低,抑制銷售價格的上漲。
第二,如果說增值稅稅額減免作用于農產品本身,那么2013年起3年內免征農產品批發市場、農貿市場城鎮土地使用稅和房產稅,則直接減輕了銷售商的負擔,消除了這些稅費轉嫁到農產品的可能。
來源:作者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