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一年里,與食品安全相關的熱點話題層出不窮,從年初的螺旋藻、明膠到年中的熒光增白劑,再到歲尾的白酒塑化劑等事件,消費者也被來自不同渠道的聲音“嚇蒙了”。昨天,在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和中國科協指導下,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主辦的2012年公眾關注的食品安全熱點點評媒體溝通會召開,來自各行業的權威專家對去年12大食品安全熱點問題進行解讀認為,2012年中國食品安全總體向好,真正屬于食品安全事件問題的為極少數。
發布
12大食品安全熱點問題公布我國食品安全總體趨勢向好
根據各大門戶網站新聞點擊量、微博傳播量以及網帖評論量等相關數據,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昨天公布了2012年12大食品安全熱點問題(見上圖)。
昨天,中國工程院院士孫寶國、國家食品安全風險中心劉秀梅研究員、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主任助理王竹天研究員、北京大學工學院食品與生物資源工程研究所所長陳峰等十幾位權威專家以科學的視角對2012年食品安全熱點進行一一解讀。
專家表示,上述熱點分別存在標準引用有誤、判定依據不足、企業生產過程管理和控制不到位,執法不當、企業超范圍使用新資源食品配料、外源性遷移污染等不同問題。“但真正屬于食品安全事件的問題占極少數。”他表示,2012年中國食品安全的整體形勢應該說總體保持向好的趨勢。
孫寶國表示,從2008年“三聚氰胺”這一惡性食品安全事件以后,我國從中央領導到各級政府抓食品安全還是有成效的,2012年并沒有出現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相比之下國外一些發達國家反而出現了如德國的毒黃瓜毒死了50多人,2011年底印度假酒事件中則有143人死亡。
解讀
白酒塑化劑超標并非食品安全事件
12大食品熱點問題涉及到酒類產品就有兩件。今年6月香港消費者委員會稱浙江紹興的古越龍山、塔牌等黃酒中含有2a類可疑致癌物氨基甲酸乙酯(ec),0.2/kg至0.26mg/kg。
來源:作者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