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十年,我國糧食產量將隨技術進步、單產提高而穩步增長,但是人口增加、消費升級也將帶動糧食消費逐年提高,糧食供需將處于緊平衡狀態,在品種結構上也將存在明顯差異]
未來10年,我國糧食供需將處于緊平衡狀態,而未來我國通脹將保持溫和上漲,受食品價格波動的影響,未來10年仍可能出現若干次較大的波動。
為準確研判我國通脹的成因,促進形成與我國國情相適應的有效調控機制,實現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本文對2001年以來國內外糧食價格走勢、我國未來10年的糧食價格影響因素及走勢、糧價對未來食品及整體通脹形勢的影響等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對策建議。
國際糧價上漲對我國糧價的影響
過去十年來,國際糧價呈現整體上漲態勢,且價格的波動頻度擴大,幅度增強,全球價格的聯動性不斷提高。導致這種變化的原因包括:極端氣候影響生產穩定、生物能源產業推動糧食新興需求、金融資本不斷介入加劇糧價波動以及國際貿易保護激化供需矛盾等。預計未來一段時間這些影響因素仍將持續,在特殊情況下還會激化,價格長期上漲的趨勢很難改變。
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不斷加快以及全球糧食貿易量的不斷提高,使得各國糧食價格的變動聯動程度也不斷提高。例如我國的大豆因進口量持續增長且到2011年時進口規模已經較2000年高出4.1倍,已經超過當年國內自有產量2.8倍,所以國內大豆價格常被稱為美國市場的影子價格。
當前國際糧食市場供需總量偏緊,庫存三年來呈降勢。全球需求剛性增長。在過去十年中,有六年產不足需。2012年全球谷物產量因災再降,消費相對穩定,庫存預計降至4.21億噸,自2009年以來呈降勢,供需偏緊。2012年庫存消費比降至18.5%,相比上年度為20.4%,2009年為22.4%。
觀察本輪全球糧食價格上漲,對我國糧價形成了短期影響。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