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菜0.91元/斤,土豆1.9元/斤,豆角4.59元/斤……”昨日上午,家住朝陽區延靜里中街的市民王大媽和往常一樣從家里步行七八分鐘,來到延靜里中街的便民市場買菜。一走進便民市場,她便徑直走向一塊掛在墻上的led屏幕,屏幕上顯示的是本季常見蔬菜的本市平均價。正是這塊大屏幕,讓市民在買菜的過程中有了一個“好幫手”。
“最近蔬菜水果都漲價,先看下均價心里有個底。”退休的王大媽一上午轉悠了附近的兩個農貿市場和一個超市,就是為了“比價格”。“我今天想買點大白菜,在附近的一家市場賣9毛5,這邊只要7毛多,那肯定就在這里買了。”
近期,由于蔬菜價格上漲,市各級價格管理部門加大了對市場的監管力度,以往只在網上公布的價格信息,開始出現在農貿市場供市民參考。延靜里中街的新發地便民市場,便是本市零售市場即時公布蔬菜均價的首次嘗試。今年,市價格監測中心還會陸續推出十家類似的試點,將“曬價惠民”的范圍逐步擴大。
“在農貿市場公示蔬菜平均價,有利于引導企業合理定價,而透明公開的市場環境也會吸引更多的消費者,最終實現雙贏。”市價格監測中心副主任王淑琴說。入冬以來,持續低溫引發的菜價上漲牽動著市民的神經。昨日,來自市價格監測中心的信息顯示,本市菜價漲勢趨緩,部分蔬菜價格已低于去年同期水平。
“這幾天,豆角批發價已經降了兩三毛了。”抹了一把臉上的汗,新發地蔬菜批發市場的批發商魯德傳說道。昨日上午,老魯正在新發地市場內和幾位工人從卡車上卸下兩百多噸的豆角、杭椒等南方菜。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