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末年初,瘋狂的“牛魔王”再現。
即便在肉牛養殖大省甘肅,牛肉價格也比2011年同比上漲30%以上,已波及牛肉面等下游產品價格小幅上漲。業內人士擔心,目前全國肉牛存欄下降,雖然甘肅等局部地區飼養量呈增長之勢,但也存在基礎母牛存欄率偏低的問題,養殖企業和大戶更愿意從事短期的肉牛育肥。
“3個月前,我每天能批發出去大約3頭牛的肉,現在每天能賣出去不到兩頭牛的肉。”對于蘭州市工林路牛羊肉批發市場批發商汪一斌來說,連續飆升的牛肉價格,是一把摸不到準頭的雙刃劍。肉價漲了,似乎利潤空間大了。但實際上成本也相應抬高,批發量也小了。
牛肉價格持續上漲,引起下游連鎖反應,部分群眾直呼吃不起牛肉。從去年12月開始,蘭州牛肉面館紛紛漲價,不少餐館的牛肉面已從每碗5元漲到6元。
全國畜牧業協會牛業分會會長許尚忠分析,我國牛肉價格的持續上漲,反映出我國肉牛存出欄下降的嚴峻形勢。全國牛肉產量從2010年的700多萬噸下降到600多萬噸,肉牛存出欄量近4年下降了1000多萬頭,特別是我國中部傳統肉牛養殖省區肉牛存出欄下降明顯。
許尚忠等人認為,全國肉牛存出欄下降,還面臨著基礎母牛存欄率不高等深層次問題。
甘肅省肉牛養殖大縣康樂縣2012年肉牛存出欄量比上年增幅達22%,但基礎母牛存欄率僅與全省平均水平持平。康樂縣一家肉牛養殖企業目前肉牛存欄量為600多頭,但母牛僅有80多頭。
甘肅省畜牧業協會牛業分會會長師向東不無擔憂地說,現在不少養殖大戶都更愿意收購架子牛來育肥,將一頭架子牛變成育肥牛,僅需要6個月,成本低,利潤高。而牛一年僅繁育一胎,一胎僅產一犢,其繁殖期比羊、雞長,繁育量也小,將一頭牛犢飼養成育肥牛更是耗時費力。
許尚忠認為,如果飼養母牛效益低等問題得不到解決,母牛存欄量仍將持續降低。長此以往,牛源更加緊張。今后若再擴繁肉牛,都很困難,進而影響到消費市場。
師向東等人建議,一是仿照生豬補貼的政策,在全國范圍內對基礎母牛養殖、擴繁給予補貼。二是借鑒部分省市經驗,制定肉牛產業發展規劃。三是加大牛羊肉儲備力度,調節市場供需。據新華社蘭州1月12日專電(張欽 鄭豪)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