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第一個國家級生豬交易市場由國家農業部與市政府實施部市共建,預計2015年覆蓋全國20個省市,形成1000億元以上交易額,將成為國家級生豬產品價格形成中心、信息傳播中心、科技研發中心、會展貿易中心和物流集散中心――
1月9日,一個頗不平靜的日子。這一天,由國家農業部與市政府實施部市共建的國家級重慶(榮昌)生豬交易市場正式掛牌,雙方簽署《共同支持重慶(榮昌)生豬交易市場建設備忘錄》,宣告全國第一個國家級生豬交易市場正式落戶我市。
這究竟是一個什么樣的市場?這個市場為什么會落戶我市?它建成后將對我國生豬產業產生怎樣的影響?農業部市場與經濟信息司副司長張興旺、市農委副主任王健、重慶農畜產品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總裁代激揚等,就此進行了深入解讀。
它不僅不是一個傳統市場,還是一個面向全國的生豬全產業鏈綜合交易平臺
“建設國家級重慶(榮昌)生豬交易市場,是我國實行大生產與大市場對接的國家級重點平臺之一!”張興旺說,過去10年里,為提升我國農產品在國內外市場的地位和影響力,農業部所做的一件大事,就是推進優勢農產品向優勢區域集中,形成了一批生產集中度高、經濟規模大、在國內外有較大影響的優勢產區與核心基地。
然而,隨著這些優勢產區與核心基地的逐步成型,原有的農產品流通布局越來越不適應這種專業化大生產的要求。為此,國家“十二五”規劃綱要提出了“建設一批國家級農產品專業批發市場”的要求。
為貫徹這一要求,農業部決定“十二五”期間在優勢產區的集中產地,謀劃建設10家左右的國家級農產品批發市場,以推動形成與專業化大生產布局相適應的現代農產品流通布局。其中包括陜西洛川蘋果交易市場、江西贛南臍橙交易市場,以及重慶(榮昌)生豬交易市場。
張興旺說,國家級重慶(榮昌)生豬交易市場不是一個傳統的市場,它整合中國(榮昌)畜牧產品交易市場、中國畜牧科技論壇暨中國畜牧科技新項目新技術新產品博覽會、重慶市畜牧科學院、重慶農畜產品交易所與大型屠宰場企業于一體。
來源:中國肉業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