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過后,全國多地出現嚴寒降雪天氣,邯鄲近日也被霧霾籠罩,這都對交通、物價、居民生活造成不同程度影響。民以食為天,在嚴寒天氣下,百姓的“菜籃子”是否充足?價格走勢如何?這幾日,記者在邯鄲市區多個農貿市場走訪發現,無論菜商還是居民,口中都離不開一個“貴”字!
觀察:基本買不到“一元菜”
昨日,年近古稀的郭大爺在農林路上的農貿市場購買一家人近幾天吃的蔬菜。大爺口中一直念叨著,“這段時間,菜價怎么漲得那么快,太貴了,都快趕上肉價了,基本買不到像以前那么便宜的一元以下的菜了!”
記者詢問后發現,這些天幾乎什么蔬菜都在漲價,香茹每斤8元,蒜薹都每斤4元了,青椒現在漲到每斤3元,油菜也漲到每斤3元,就連胡蘿卜現在也漲到每斤1.5元。李大媽告訴記者,有的蔬菜甚至翻番,讓普通老百姓連呼吃不起。在貿易路菜市場,一位售菜的攤主王曉梅告訴記者,因為菜價漲得快,雖然每天買菜的人數沒減少,但數量明顯減少了,每天銷量減少了近三成。
原因:極寒天氣加上成本上漲
蔬菜價格近日一直漲的原因何在呢?記者在農林路農貿市場采訪了幾位蔬菜商戶,他們都認為,近期的霧霾天氣加上蔬菜運輸成本的上漲是導致菜價上漲的最主要原因。
一位姓湯的商販說,近期蔬菜上市量較少,主要是天氣降溫比較明顯,霧也很大,影響了蔬菜的生產、采摘。另外,在這種嚴寒的天氣情況下,封路和堵車嚴重,倉儲、人工、運輸成本明顯上升,原來拉一趟菜需要幾百元成本就夠了,現在差不多要一千元了。而且有的人都不愿意出來跑運輸,這就會影響部分蔬菜的正常供應,價格出現持續上揚。
邯鄲市農業局蔬菜辦公室工作人員分析認為,由于近期霧霾天較多,造成蔬菜的光照不足、生長緩慢,導致蔬菜產量較少,上市量少。此外,邯鄲本地產部分蔬菜外運也是導致蔬菜價格上漲的原因之一。但是,目前蔬菜價格上漲是暫時性的。
對策:減免費用降低流通成本
國家發改委1月8日表示,為控制部分地區蔬菜價格過快上漲,發改委正積極研究落實相關減免流通環節費用,降低流通環節成本等措施。一些地方已開始動用價格調節基金,降低流通環節成本,努力穩定蔬菜價格。(曉筠)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