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連年增產,助力點在哪里?基層農技人員認為,高產創建示范帶動大面積均衡增產,效果最好。去年糧食“九連增”高產創建功不可沒。
高產創建取得顯著成效
記者從農業部種植業管理司了解到,去年中央財政專項安排20億元支持高產創建,比2011年增加5億元,在全國建設12500個萬畝示范片,比2011年增加5000片。據嚴格測產驗收,11095個糧食萬畝示范片平均畝產610.2公斤,比全國平均畝產高257公斤。2400個小麥萬畝示范片,畝產超600公斤的有1082個,占45.1%。3000個單季稻萬畝示范片,畝產超700公斤的有1968個,占65.6%。3545個玉米萬畝示范片,畝產超800公斤的有1379個,占38.9%。其中,河南省鶴壁市淇濱區小麥萬畝示范片平均畝產697.1公斤,再創萬畝集中連片小麥高產紀錄。吉林省前郭縣紅光農場水稻萬畝示范片平均畝產894.8公斤。
高產創建核心在技術集成推廣
通過要素整合和技術集成,將高產優質品種和先進實用技術組裝配套,形成全過程、標準化的技術模式,使作物增產潛力得到充分發揮,實現了以點帶面、平衡增產。河南農業大學郭天財教授說,耕地在減少、水資源越來越緊張,依靠面積繼續增產的空間十分有限,只有走依靠科技提高單產的路子。高產創建通過集約資源、集成技術、集中力量,集成推廣優良品種和配套栽培技術,挖掘增產潛力,是促進糧食增產的最有效途徑。這些年,在總結防災抗災經驗的基礎上,小麥生產已經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技術模式,主要是深松整地、精量播種、播后鎮壓、澆越冬水、“一噴三防”、病蟲害統防統治等關鍵技術,這些成熟技術通過高產創建,示范帶動了大范圍的推廣應用,這為冬小麥連續9年增產發揮了重要作用。
整建制推進提升高產創建的層次和水平
來源:農民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